第223章 朱元璋懵了:咱又做错了?(5 / 6)

不过,这大地是圆的,也不是不能证实。

结果现在,朱元璋却将韩成弄出来的地球仪,给放进去了一个进行保存。

三日后,紫禁城武英殿内。

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在这个时代,走这么远,这么多的地方,将这么详细的舆图都给弄出来。

有它们的果实,以及在地上生长时藤蔓的样子。

不生病啊

汪大渊看到朱元璋将这样一个东西,放在眼前,显得有些惊疑不定。

您费着那么大的劲,去这么远,竟是为了取三种粮食

论起身体素质,甚至于还比不过,比自己大上二十几岁的父辈。

只要这种子能够成功的取回来,哪怕汪老先生不幸在途中遇难,咱也会把这伯爵的爵位,封赏到你儿子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忍住心中激动。

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才准确。”

到了第二天,汪大渊便在专人的带领之下,离开应天,一路直奔崇明而去。

只是对海外的诸多情况,了解的并不多。

朱元璋点头“咱知道。”

并没有多打扰汪大渊。

所见的人,也不是太子,而是比太子更为尊贵的当朝皇帝

准备出海,远跨太平洋去寻找那几样种子去了

清理海寇的事情还没有进行,当今陛下就要开始对外贸易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对地球仪的重视程度。

望着朱元璋道“事关重大,小民需要想一下再回答。”

你经常在海上航行,那你仔细想想,在海上远远的看到有船只前来时,最先看到的是不是桅杆,然后才是船帆,船身”

以往总是这小子让自己震动,今天自己也要震动这小子一把

韩成闻言,神情显得很精彩。

而是从这里出发,到那边去。”

虽然平日里坚持练习八部金刚功,却也只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不可能将这职业病给消除。

朱元璋则返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坐在那里开始批改奏章。

蒙元官府,后面全面接手市舶司,规定商人外出进行贸易,必须只能将货物还有人员,放在市舶司的船上。

汪大渊腿肚子有些发软。

这是朱元璋的习惯。

也能看出来,他是真的想要开拓海外

“陛下,这是”

两部海盗十分猖獗,战力非凡,在海面上称王称霸,控制贸易。

只有准确了解大明的情况,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朱元璋见到韩成之后,很快就把这事情说给了韩成。

上面详细记载了大明各地人口的数量,以及田产等等诸多东西。

他是真的很惊奇,觉得被朱元璋这个陛下开了眼

在后世,因为长期坐在电脑桌前码字,他落下了很多职业病。

朱元璋说着,点了点崇明的位置,然后划过了太平洋,指向了太平洋对岸的那一块儿,被圈起来的地方。

很快便把市舶司,给弄了一个千疮百孔。

为自己行事之快,之果决而感到惊叹

地球仪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让他充分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身上的不适,一点都感受不到。

若是可以,今后再刷新出来了,自己将之给用到小媳妇儿身上,那就真太好了

经过了几天的紧急赶路之后,昨天来到了应天府。

说起航海,汪大渊还是有些自傲在的。

可以说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之所在

为了建造黄册,朱元璋可是花费大量的心血。

韩成活动活动身子,只觉得浑身上下,前所未有的舒爽。

这一举措其实是好的。

黄册,乃是朱元璋极为重视的东西。

还把放火,防潮,防虫,防盗等等工作,做的极为到位。

欺骗自己这样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并且还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在如今这时代,天圆地方依然是主流。

果然不愧是自己好女婿,给自己推荐的人。

朱元璋望着汪大渊询问。

六七十岁的人了,硬是将腰背挺的笔直。

不是那种不分是非黑白的人。

今天自己把从韩成那里所学来的东西,拿出来使用,也狠狠的震惊了别人一把。

在这点儿上,同时代能够超过他的人肯定有,但不会太多。

一直等到从紫禁城里出来,返回到自己的住处,汪大渊脑子还是晕乎乎的。

汪大渊心中,升起了诸多的不解和震动。

只是,这舆图为何会弄到这样的球上

“你现在就派人去了”

这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