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加大对地方产业的扶持,货币的流转本质上是货物的流转,腹地没有可以交换的商品,商贾自然不会前往。
腹地必须要有和沿海地区交换的商品,也就是必须具备生产商品的能力。
具体做法而言,五十一个北方官厂,完全不够,应该允许三司衙门,筹建属于地方性质的官厂。
适当的放权给地方,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有些痛不欲生,打算把手伸向百姓衣食住行的地方衙门,有更广泛的经济来源,而不是鱼肉百姓。
过去,朝廷财政亏空,朝廷鱼肉地方衙门,地方衙门鱼肉百姓。
万历维新后,朝廷财政不再亏空,但天变在,田赋的大量减免,让地方衙门的财政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适当的放权给地方三司,筹建地方官厂就很有必要了。
“先生看过这本奏疏了?”朱翊钧居然罕见的看到了张居正的浮票,他已经很少管事了,居然肯花费精力看奏疏,写浮票,可见,在他心里,这本奏疏很重要。
“侯于赵写奏疏之前,就以初任司徒诸务不熟,难堪大任为由,上门请教元辅,元辅也不好赶他出门,就帮他看了看。”冯保解释了下其中的缘由。
张居正给的浮票不是给奏疏,而是给侯于赵这个人,浮票内容是:侯司徒,经纬天地,大明光耀四方万邦。
其实侯于赵提出的现象、问题,原因,在多次廷议中,早就议论了很多次,但没有人拿出一个总纲常的规划来,这里面原因错综复杂,其实就是犯忌讳。
张居正什么样的才能,他制定的战略规划,轮到你来胡说八道?
其实六部尚书、侍郎们心里多少有谱,这些事儿该怎么解决,但张居正还活着,这些话真的不方便讲。
当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侯于赵愿意站出来讲这些话,给了具体的规划,纠正一些错误,补充一些措施,让万历维新的基础更加坚实。
张居正这一句评断,意思就是肯定了侯于赵的才能和品行,有资格加入大明举重冠军的序列,帮陛下一起抗起天地日月,扛起万民所愿了。
江山社稷真的很重很重,皇帝一个人扛,真的很累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