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朕非仁义之君(4 / 5)

着,这一刻,朱翊钧清晰的意识到,这个为大明征战了一辈子的奉国公老了,戚继光鬓发已白,脸上也有了一些沟壑。

朱翊钧还记得,万历元年第一次见戚继光的时候,戚继光像一座山,威武、雄壮、坚挺、无所畏惧、无坚不摧,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在的他,坐在亭内,倒有了几分孩子气。

“戚帅。”朱翊钧听冯保耳语了几声后,才快走了几步,走了过去。

“拜见陛下。”戚继光听到了皇帝的呼喊,一转头,就看到了从满园春色里走来,带着满脸笑容的皇帝,陛下的笑容一如当初,阳光灿烂,让人格外的安心。

陛下对待同志同行者,向来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朱翊钧走了过去说道:“戚帅多礼,黔国公府送来了两块翡翠,朕让人雕成了武功牌,今天刚好做好了,闲来无事,就给戚帅送来了。”

朱翊钧一伸手,示意冯保拿武功牌来,冯保却是一动不动。

“牌呢?”朱翊钧又顿了顿手,示意冯保拿武功牌出来。

“陛下,没带。”冯保看起来一脸惊慌,好像办错事了有些惶恐不安。

朱翊钧大惊失色,厉声说道:“朕不是让你带了吗?做事怎可如此潦草?”

“臣罪该万死。”冯保吓得一激灵,赶忙跪地求饶。

朱翊钧和冯保二人,眼珠子乱转,按理说这个时候,戚继光该出来为冯保美言两句,皇帝彰显宽仁,选择了宽恕,君臣和睦融融。

但戚继光一言不发。

朱翊钧一扭头,看到戚继光坐在那儿,一脸玩味儿的神情,显然,戚继光在需要配合演出的时候,选择了视而不见。

戚继光倒是要看看,他不搭戏,皇帝和大珰怎么演下去!

戚继光看着皇帝长大的,皇帝肚子里有多少鬼主意,戚继光一清二楚,他还能让这对戏精给演了?那他岂不是白白纵横沙场四十年了?

在战场上,谁能骗得了他!

“牌来了。”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大明皇长子朱常治拿着两块武功牌,从九折桥走了出来,将牌放在了父亲的手里,冯保见状,也麻利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戚继光错愕了一下,他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皇帝的套路!

原来皇帝早有预料他不会搭戏,怪不得冯保的演技略显浮夸,最终的结果,还是被皇帝和冯保给演了!

朱常治来大将军府,陛下绝对是知道的。

“戚帅,我现在能拉无尾弓了!”朱常治将武功牌交给父亲后,拿出了弹弓,一拉就打了出去,无尾箭激射而出,钻进了水里,扎在了一尾锦鲤上。

朱常治收线,提着鱼一脸炫耀,他对习武,从未松懈,虽然开不了六十软弓,但弹弓已经是箭无虚发了。

“殿下,真乃是百步穿杨。”戚继光看着那一尾锦鲤,恭维的话有些牵强。

这雁回池里的鱼,他养了十多年了,现在被皇长子给打了去。

戚继光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结果,太液池里的锦鲤,有的已经活了上百年了,还不是成了皇帝的靶子?他雁回池里这点鱼,打就打吧。

皇帝能吃习武的苦,戚继光意外,太子也能吃这份苦,戚继光就更意外了,一点鱼而已,尽管打去。

老人都喜欢孩子,朱常治出现后,戚继光就仔细询问了朱常治的武功课业,得知已经开始学习骑马,颇为欣慰,还嘱咐了很多骑马的注意事项,如骑马不能久、跑快了不能坐,而是马步蹲在马匹上、不要跟马较劲儿要顺劲儿等等。

“戚帅考校下治儿功课,朕去武英楼操阅军马。”朱翊钧坐了一刻钟左右,就去操阅军马了,借着考校功课为由,把朱常治留在了大将军府,陪戚继光玩。

心病要用心药医,戚继光不杀倭寇俘虏,朱翊钧只能换个药方。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而没有长歪的朱常治,就更是大明的希望和保证,这完全可以让戚继光内心的焦虑缓解,至少在未来数十年,大明不会再有东南倭患那些惨剧出现了。

朱常治打了一趟捷拳经,这套拳法三十二式,俗称戚家拳,也叫炮锤拳,势大力沉,朱常治打的虎虎生风,他又演了一套刀法,也是有模有样了,绝不是徒有其表,动作规整,刚柔相济。

“戚帅,以后都是火枪火炮,这还要练拳练刀吗?”朱常治收势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戚继光想了想说道:“强健体魄,还能长高,常习武艺,那肯定吃得多,长得壮,除此之外,还能壮胆气,怯敌必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所谓艺高则胆大是也。”

“战场上,最忌怯懦,军兵一旦怯懦,就会气弱,气势一弱,就会溃散,一旦逃跑,就是把后背留给敌人。”

“火枪火炮当然很强,线列阵以一当十,可再好的军械,也是给人用的。”

做皇帝,绝对不可以懦弱,作为太子,要是唯唯诺诺,恐怕皇帝会废掉朱常治。

而且,人不行,再好的军备也是白瞎。

大明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