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粮了。”
沈鲤话没说全,真的只是一点点舶来粮吗?暹罗的特产是番奴。
暹罗每年朝贡,是贡象三十、番奴六十,苏木、胡椒、降香等共十七万斤。
暹罗一直想卖特产番奴,但大明商人很少前往暹罗,这个市场一直没有打开。
根据马六甲城市舶司的统计,每年红毛番商船,要贩卖一千到两千名身强体壮的番奴,到第乌总督府和莫桑比克总督府。
暹土瘠不宜稼,罗斛地平衍,种多获,罗斛强,并有暹地,遂称暹罗斛国。
暹罗的粮食产量主要集中在罗斛地区,在元朝的时候,罗斛越来越强,将暹地吞并,才有了暹罗。
暹罗的粮食产量并不是很高,大明的商贾前往暹罗,货仓里会长出舶来粮,也会长出番奴。
“照准。”朱翊钧没有反对。
万士和在的时候,就老是说,大明和番邦来往,要放弃那些弯弯绕绕的阳春白雪,而是要用蛮夷能听得懂的话,也就是蛮夷不听话,就抡圆了巴掌扇过去,蛮夷自己就懂了。
这种不符合国之九经柔远人的主张,其实从来没有获得过士大夫们的认可,但现实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