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脱下孔乙己的长衫(1 / 2)

盛夏,蝉鸣聒噪。

刘光天成为第一个响应上山下乡号召的知识青年,这份“殊荣”丝毫不亚于参军入伍,胸前别着红花。

可那笑容僵在脸上,比哭还难看。

时间紧任务重,手续刚办妥,街道社区就敲锣打鼓地来四合院接人,热闹程度远超想象。

“哎~,叔,您说,要是搁农村,人都想着进城,进城吃商品粮~!”

“这城里人,现在,赶着自家孩子去农村,农村是那么好呆的么,像他们这样的,能呆的住么?”

蹲坐在板车上,刘雷十分好奇的打量这阵仗,今天的主角刘光天,那欲哭无泪的样子,仿佛已经见8到了未来,这货到了农村,那是真得哭。

刘强安抚着骡子,避免被这欢腾热闹的景象惊吓到,抽空瞥了一眼四合院门口欢欢喜喜的一幕,笑着摇了摇头。

“那我们不都挺过来了么,祖祖辈辈搁农村呆了几千年,稻子熟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去农村吃个几年苦,又算得了什么~!”

“看看庄稼把式是怎么干活的,粮食是怎么从地里长出来的,没我们农民种粮食,城里到底是怎么吃上饭的~!”

什么响应号召,什么消灭三大差别,刘强不懂这些什么大道理。

他只知道,现在城里人日子过的好啊,一人上班能养一大家,偶尔能吃上细粮,每月还有肉食定量,也该去农村体会体会,乡下过的究竟是什么日子。

两人都是从农村扎扎实实干活干出来的,到了城里,给人搬家送货,起早贪黑,都觉得比在农村干农活要轻松,所以也更有发言权。

“不出半拉月,少说能瘦十来斤~!”

刘雷脸上露出了坏笑,看着刘光天略胖的身材,托着下巴,给出了一个自己的判断。

世道的变化让他也有些看不懂,乡下人削尖脑袋想往城里钻,城里人此时却大张旗鼓鼓励去下乡,只有农村生活过的人,才知道,对于这些城里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明十分忐忑,但在这种敲锣打鼓的场合,刘光天不得不挺起胸膛,收起心中的胆怯,毕竟相比于其他下乡知青,他手里捏着家里赞助一百块钱,另外还有父亲给予的回城承诺。

“农场好,刘光天,农场比插队可要强多了,插队那就是奔着垦荒去的,农场好歹有人管饭,不会饿着肚子,干活还有工资,虽然是农村,但跟部队也差不多了,半军事化管理~!”

不知道从哪钻出来的阎解放,搂着刘光天的脖子,一副着哥俩好,欢送好大哥下乡的场景,不光用拳头锤了锤光天的胸口,更是一脸促狭的递着悄悄话。

“滚你大爷的,真要这么好,你怎么不下,我发现你,崽卖爷田,心不疼~!”

表面上还带着笑容的刘光天,拎着行李的手指,因为过于用力,攥的有些发白,要不是两只手没有一个空着的,恨不得给阎解放脸上来一耳光。

“不好意思,我分数比你高多了,虽然没考上中专,但我能上高中再读几年,我也是好不容易才说通了我爸,你看李峰读了高中多有出息,我爸还是老师,不能说家里一个有出息都没吧~!”

“咱俩家庭情况不同,等你去了农村好好锻炼,放心,也许,过不了两年,等我毕业的时候,诶,就不用知青下乡了,到时候我再找个媳妇……!”

秉承着不气死人誓不罢休的阎解放,几句话下来,把刘光天气的那叫一个,脸色通红,如同煮熟的龙虾,一膝盖搂着阎解放的屁股就磕了上去。

“我去你大爷的,阎解放,你甭跟我得瑟,等我回来,我再收拾你~!”

鼻孔喘着粗气,看着阎家老二嬉皮笑脸拍着屁股跑路的样子,刘光天整个人都有些emo了。

随着敲锣打鼓的队伍,浑浑噩噩走到了巷子口,爬上了插满了红旗卡车,回眸看向送别的四合院街坊们,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去了好好干,光天,别给我们四合院丢份,别丢你爸的人,事事要争第一!”

“二哥,去了,千万别想家,你放心,家里有我,爸妈我会照顾好的,早点给我找个嫂子~!”

跟着送到了巷子口的刘海中,看着儿子爬上了卡车,当着王主任的面,算是交代了一番,场面上又挣回了一些印象分。

父母的漠不关心,固然刘光天心碎,三弟的虚情假意,更是让他这个二哥,恨的牙痒痒,差点一脑袋从围栏边栽了下去。

他可是为了家里,为了父亲恢复工作,做出了最大牺牲,如果真在农村结了婚,所有的一切,都得便宜了老三这个王八蛋了。

相比于老刘家的勾心斗角,车上一道即将下乡的知青们,脸上则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对于奔赴祖国边疆,还是带着憧憬的。

对比刘光天的胆怯,他(她)们则是大大方方的向着车下欢送的陌生人们招手,带着所有人的祝福,向着未知的远方出发。

绿皮火车汽笛撕破闷热的空气,火车站站台沸腾成一锅煮沸的热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