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班门弄斧!(1 / 2)

“各位客商,朋友们现在呈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十里八乡最大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让我们上下石场两个村种植的菟丝子药效神奇的根源所在”

随着陈莲帆的介绍,一行十几人来到这处海拔约有两百米的茅山支脉脚下。

山前有一片数十亩开阔的田地,此时种了一些农作物,包括大豆、花生等。

仔细看去,还有大量的菟丝子寄生在农作物上。

“若是你们顺利在这儿投资办厂,研发菟丝子提取物,或者加工中成药,绝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城里很多有钱人都热衷于这增阳药”

“而且我们村出产的菟丝子,除了是滋阴补阳的良药,还有辟邪之功效,这也是一大卖点。现在心里有鬼的人太多了,保不准遇上什么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儿呢”

陈莲帆一路上连吹带忽悠,倒也让那些客商产生了兴趣。

茅山脚下,怪事常出,这些人或多或少也都有耳闻。

沿着田间小道,一行人又渐渐走上了山坡,那里有许多新开垦的荒地。

“好一条阴脉啊”

周正感觉自己体内的阴炁不由自主地顺着经脉流动了起来。

柳妍妍同样不自觉地搓了搓手,“哎呀,确实好阴冷,手都有点痒了。”

“嗯不应该是有点凉吗”

“钰涵,你过来一下”周正招呼一声,张钰涵小跑着过来了。

“咋的了周正哥”

“这山叫什么名字”

“石场山,嘿嘿,我们村子就因此得名。”张钰涵介绍道。

周正和柳妍妍听后都有那么点儿失望,这名字也属实俗了点。

“不过悄悄告诉你们哈听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们说,这儿以前其实叫尸殇山”

“上世纪五十年代行政区划改革,不允许用那种名字,所以才取了谐音石场山。”

听到这个名字,周正和柳妍妍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

他们来之前就听开拖拉机的那位热心大叔讲过,这片山脉包括深处的报岁兰涧,以前是乱葬之地。

那应该没错了。

只要沿着不远处那条溪流,绕到石场山的背阴面,应该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报岁兰涧

“什么你有种再说一遍我的忍耐可是有限度的”

另一边,张建华又开始大声嚷嚷起来,“继续占用农田种菟丝子,亏你想的出来60的面积已经是红线了,你别得寸进尺”

“不然我就算豁出去这张老脸,也得去县法院告你一状”

周正听着那边的吵架内容,很容易就能理解张建华的立场。

菟丝子这玩意最喜欢在荒地、坟头生长,寄生豆科植物为生。

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从寄主身上吸取养分和水分。

这也就是它能在这“尸殇山”肆无忌惮生长的原因,但因此对农作物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点,从他上午在张成弈家里,看到张成弈妈妈摘的豆荚那么干瘪,就有所察觉。

“大豆,花生,地蛋子产量一年不如一年。菟丝子这寄生的玩意,就是农田里的毒瘤”

张建华脸上涌出一股悲凉,“庄稼才是百姓得以安身立命的万物本根,才是我们石场山五谷轮回的正道你逆天而行,就不怕遭报应”

陈莲帆老脸上有些挂不住,“张建华,你懂個屁的正道身为村干部,不考虑村民致富之道,却满嘴胡言乱语,搞封建迷信”

“好啊,你说封建迷信是吧那我跟你讲科学,是药三分毒没错吧尤其石场山的更毒,你以为你花钱压着舆论就没事了”

“纸包不住火,这里的菟丝子药效跟毒性是同步增加的以后再吃死人,谁也兜不住”

“你这老东西只知道眼前的利益,等过两年耕地和粮食两条红线守不住,土地全都贫瘠了。你这边捞够了钱,想把烂摊子留给晚辈收拾是吗”

“录啊你怎么不录了”

张建华慷慨激昂过后,才发现并没有摄像头对着他。

那个负责做宣传的团队,都是陈莲帆请来的人,此时不约而同选择了视而不见。

反而是其他十几名投资考察团的客商有些动摇了。

“陈老主任,粮食问题可不是儿戏,如果真的冒昧动了耕地红线,我们宁肯不投资。”

“唉,王老板,别啊难道你们还真的以为我是为了钱吗”

看到客商动摇,陈莲帆脸色不太好看。

“这石场山,早些年叫尸殇山,是战乱年代有名的乱葬岗,八十年代还修建了镇州最大的法场这地方阴气有多重,老夫不信你们没感觉到”

陈莲帆话音落下,果然山坡上像是有阵阵阴风刮了起来,那些客商也不自觉地裹了裹衣服。

“很多人买我们的菟丝子辟邪,你们以为这是空穴来风告诉你们,这片尸殇山闹鬼的传言不是一天两天了,全靠漫山遍野的菟丝子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