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不反对就是最好的支持(2 / 3)

有那么简单。

不过对方说的确实没什么问题,无论是出于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换,还是沙特的位置很特殊,这些确实都对华国有益。

而相对更打动徐川一点的,未来城市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确是不同忽视的存在。

正如这位萨勒曼王子所说的,建造这样一座梦幻的未来城市,即便是改造,需要的投入也至少是万亿级别的。

虽然金陵已经走在了建设的道路上,但也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

如果有人愿意承担上万亿的投入,作为一个试点给他们提供建造的经验以及暴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等等,徐川觉得还是可行的。

当然,建成后沙特会因此而转型与经济腾飞这也很正常。

毕竟总不能你光要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艹吧。

而且沙特的经济腾飞对于华国来说也不是没好处,一旦这种项目合作签订,那么双方其实就已经处于深度捆绑的层面了。

这对于华国对外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也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展示。

脑海中的思绪飘过,徐川并没有做出决定,只是笑着开口道:“这并不是我能决定的项目,我建议你找一下我们的政府。”

“如果你们能够谈成的话,我并不反对。”

且不提在修建改造这座未来城市中他们能够汲取到的经验和问题,光是由华国主导这么庞大的工程能够赚取的利益,就值得他不反对了。

当然,这项工程中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该如何处理,这就是上面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事实上这也并非太困难的工作,首先民用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本就在对外销售的技术中。

而能够主导一座城市智能化运转的量子超算中心如果不想出口修建到沙特的话,也完全可以修建海底光缆来远程处理。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大规模出口室温超导材料了。

毕竟现如今室温超导材料依旧是严格限制出口的核心技术,别说是出口了,就是对国内的民营企业,也才堪堪放开一些限制而已。

不过整体考虑下来,还是利大于弊的。

如何取舍,就看上面的想法了。

这种事情,他懒得去考虑,也不是他一个学者该考虑的事情。

虽然学术圈也非清流净土完全不需要考虑利益的地方,但至少对他来说所需要应付的,无非是论文、课题与实验数据。

只要手握足够的学术成果,根本不必周旋于那些人情世故的纠缠之中,他不便开口的利益,自然有人替他争取;他未曾留意的位置,早已有人为他铺好台阶。

不过站到了他现在这个高度,有些时候很多事情离开了他根本就无法推进下去。

就像火星地球化工程的推进一样,如今能够进展的这么顺利,甚至可以说一句全靠他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地位。

换个人来,且不提项目能否成立,就算是能成立,即便是华国仍然愿意投入,恐怕其他的国家也不会如此配合。

至少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争权夺利和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会大大的阻拦项目的推进。

而如今之所以有如此快的进展,可以说全依赖于他个人的学术威望直接压服了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和相关代表,强势主动的推进而已。

听到这话,萨勒曼王子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虽然没能得到这位徐教授明面上的支持,但有些时候不反对就是最好的支持了。

点了点头,萨勒曼王子笑着开口道:“相信这会是一次完美的合作,就像是我们此前在月球上的工程一样。”

......

在搞定了川海网络科技与这位萨勒曼王子的合作后,介于刘嘉欣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忙碌,徐川便只能约定好了一起回家的时间,然后自己一个人在博览会的现场闲逛着。

一路观看着各国各企业展示出来的产品和技术,不知不觉间,他便来到了川海材料研究所所在的展厅。

毫无疑问,这里是这场博览会最受人关注的展厅,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即便是博览会已经召开了三天,但锂空气电池技术的展示台处依旧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和相关领域的学者。

目光落到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展位上,徐川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人群。

情况似乎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原本他以为研究所那边的工作人员应该会满脸笑容的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

但现在情况好像有点诡异,有两名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客户这会正站在展台的旁边,就那样安静的站着,既没有人迎接,也没有人关注,甚至川海材料研究所那边的工作人员还偶尔在看到后脸上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相对比他们热情的迎接其他的客户来说,这画风简直有些格格不入。

有些好奇的走了过去,徐川的目光落在了那两人的身上,顺口问了一句一旁正忙碌着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