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超算进行计算的核心思路是利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求解描述计算行为的复杂方程。
比如对材料的计算,通常是求解描述材料行为的复杂物理方程,从而预测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
而无极量子超算中心内的计算能力分成了不同的板块,比如材料模拟计算板块,医药模拟计算等等。
虽然说量子比特只是单纯的逻辑门,但对不同领域的计算还是要调取不同的计算方法的。
“好的,我马上做。”
从徐川的手中接过了硬盘,穿着工作服的管理员点点头,迅速将其接入了无极量子超算中心。
在工作人员的处理下,硬盘中的确定要研究的材料性质和要预测的性质,如电子结构、能带、态密度、弹性常数、晶格常数、相变温度、热导率、力学强度、催化活性、扩散路径等等信息很快就加载到了材料板块的计算内核中。
紧随其后的,便是根据选定的理论方法,选择合适的并行计算软件,输入几何结构文件、计算参数文件、作业提交脚本等等。
最终,再通过程序对这些东西进行软件编译与部署,提交作业脚本,申请所需的计算资源进行计算。
而这一次,徐川需要计算的不是别的,正是锂空气电池结构中最为核心的‘交换隔离膜’!
它是锂空气电池中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部件。
集成了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和集流体三位一体,负责氧气的还原与析出、产物的储存/分解以及电子和气体的传输,其设计和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效率和寿命。
早在几年前,徐川就曾指挥川海材料研究所对锂空气电池进行了研究安排工作。
但直到今天,他们在锂空电池隔膜的研究上仍然没有多大的进展。
而通过无极量子超算中心来完成这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对锂空气电池研发的最终推进手段!
如果说连加载了电化学的微观实质反应量子理论模型的量子计算机都没法在给出或许可行的方向的话,或许他会安排川海材料研究所暂停对锂空气电池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