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各支队伍如约来到营地南边的空地上,重新集合。
营地已经陷入一片火海——虽然这些起火点,大部分可能都不是他们放的。而且因为人数有限,这次袭击的直接杀伤,估计也没有太高。但乱成现在这个样子,营地里的敌人,显然已经丧失了继续参与战斗的能力了。
而且,这边的动静,明显也让前线的敌人有所察觉。派出的斥候说,已经发现一批敌人离开了战场,往这边赶来。围攻车队的力度,看起来也减弱了不少。这次战斗的目标,应该是成功实现了。
不过,他们这边也少了很多人。这支队伍毕竟缺乏长期训练和磨合,再怎么加练,想靠这几天的事件,就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也不太可能。第一次真正的军事行动,就是袭击营地这种高难度动作,对大家来说,还是有点太难了。
几支队伍都多少有些减员。他们从附近林子里,把安顿好的小让娜等人都叫上,也还是缩水了不少。最惨的,像是黎利那队,都剩不了几个人了。
“格莱部落的人呢?怎么都不见了?”唐赛儿看了一圈,问道:“冲得那么快,不会全折里面了吧?”
“我们也不知道。”马丁队长说:“我撤出来之前,在盖特曼的营地旁边,见过他们。但他们好像是抢上头了,我喊他们走,他们也不搭理。现在的话,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哎算了,不管他们了。”唐赛儿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们多搅合一会儿,我们可能还更轻松呢。大家还能继续作战么?”
“没问题!”众人反而都挺来劲的,纷纷喊道。
“有伤的就别逞强了。说你呢。”她指了指黎利:“你们和我妹妹一起,在后面避一下吧。”
“其他人跟我走,保持队形!”说完,她也不管人家反应,懒得再去废话,直接命令道:“我们直接去拦截那些援军!”
“他们人数不少,而且是有组织的军队,我们这边有战斗力的也就二三百人,对付营地里这些杂乱的敌人都费劲,对付他们就更麻烦了。”马丁队长问:“你真准备去硬拼么?”
“要是有可能,我当然希望我这边人更多。”唐赛儿无奈道:“但是如果他们着急回家救火,最心焦气躁的时候,都没法一举击溃,那么之后,我们恐怕也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我起兵以来,就没打过几次完全有把握的仗。但很多时候,打不打的选择,都不在我们。哪怕是作为指挥官,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选择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交战,让情况尽可能不那么糟糕。”她有些感慨:
“当年,我们拉着一帮老乡,就去对抗朝廷专门调来的边军了。现在,我们和敌人的实力差距再大,还能有当年夸张么?那会儿我们都没害怕,如今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那你也别赶我。”黎利插嘴道:“我这伤看着狼狈,比起当年被明军追得在林子里乱跑,其实也算不了什么——不过我们自己现在都混成明军了,也真是奇怪……”
“谁不是呢……”唐赛儿嘀咕道。
他们这么一说,大家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了。众人很快整好队伍,向目标方向进发。
和家乡那边不同,这里的军队在行军时,习惯于携带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因此队伍往往非常臃肿。以往,大家都是这样臃肿迟缓,所以也就无所谓了。但这几十年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
杰士卡队长之前在英法战场当过佣兵,见识过那边长期激烈的战争,催生出的种种新思路。这些经验,他也给众人讲过。
对于提高军队机动性的重视,最早出现在大陆两端。早在近百年前,为了对付庞大的法国军队,英格兰人就发起了一系列“骑行劫掠”,也就是让士兵尽可能上马,不携带过于笨重的辎重和武器,以提高机动性。至于补给,则通过就地抢劫来解决。
英格兰的军队主力是征召来的自耕农,有条件自备乘用马。倒不是说这些人多有钱,而是他们那个地方,土地贫瘠,产出很低,养殖牲畜比种地可能还简单一点……而且,法国比英格兰富裕太多,不带补给都可以很快抢回本。
最出名的“骑行劫掠”,由“黑太子”爱德华发起,一路从大西洋打到了地中海。沿途守军无力阻挡,当地贵族集结的大军又追不上他们。两个月的时间,英军行军两千多公里,摧毁二百多个村镇,很好地实现了战略目标。
这种方法,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因为骑行劫掠的成果,证明了科学的后勤规划的重要性。只要有合理的路线规划,选择可以养活军队的路线,同时保留足够的机动空间,避免被迫从已经被劫掠过的地方通过,就完全可以一路保持速度,获得对敌人的巨大战略优势。
当然,法国人也一直在找办法进行应对,并且成功迫使黑太子在不利条件下仓促进行决战。不过普瓦捷一役,法军主力又莫名其妙送掉了,才导致整个战略态势崩盘。
对两个王国的影响暂且不论,在这个长期交锋的过程中,双方积累下来的交战经验,就给欧洲军事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