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番外(3 / 5)

空荡荡的,连个纸袋子都没有。

火气彻底烧到了头顶。

老孙掏出手机,手指因为生气而发颤,再次拨通了那个号码。电话响了很久,久到他以为没人接的时候,终于通了。

“我为了拿个外卖,楼上楼下爬了两趟!”老孙对着手机吼道,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你个王八蛋躲哪里去了?我的饭呢!你是不是故意耍我?”

电话那头没有传来小伙子唯唯诺诺的道歉声。

一股风吹过来了,带着点若有若无的腐味。身后那个装好半年、他却没怎么用过的铁盒子里,好像听见了电梯门“叮”的一声轻响,从楼下传上来,慢悠悠的,像是在催他。

死寂了两秒后,电话里一道声音传了过来——

不是年轻的、怯生生的,而是冰冷的、尖锐的,像是从冻了万年的冰窖里钻出来,贴着棺材板说话,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直直地扎进老孙的耳朵里:

“你为什么要走楼梯!!!”

【番外三:失踪案】

全宗名称:xx市xx区分局刑侦大队

类目名称:刑事案件卷-失踪案类

案卷题名:“6·7“余庆小学学生赵熹川失踪案侦查卷(第一卷)

时间:1997年6月7日—1997年6月9日

保管期限:长期

页数:86页

档号:x公刑卷[1997]078号

监制:xx市档案局

一、受案登记表(x公受案字[1997]156号)

【内容佚失】

二、现场勘验笔录(x公刑勘[1997]214号)

勘验时间:1997年6月7日20时00分—22时30分

天气情况:多云转雷雨,现场温度29c,相对湿度88%,光线条件:自然光(前期)、勘查灯(后期)

勘验地点:余庆小学操场西侧秋千区及周边区域

保护情况:校方已于18时50分对现场实施保护,无人员进入、无痕迹破坏

勘验过程及结果:

1.现场方位:现场位于学校西侧操场,隔壁为幼儿园。东接教学楼侧墙,西临校园围墙(高2.4米),北靠器材室,南至操场草坪。中心现场为秋千下方沙坑(长4.5米、宽3.2米、深0.5米)。

2.中心现场勘查:

沙坑内提取足迹3枚,经比对分别为失踪人赵熹川及同学两人所留,足迹深度均匀,无跳跃、挣扎形成的异常痕迹;沙坑西北角落发现多处细微划痕(长度约3厘米,痕迹模糊无法辨认具体形状,略),无明显指纹附着;

沙坑底部土层经逐层排查,未发现松动、挖掘痕迹,取表层及中层沙土样本各3份(编号:jc-9706701至jc-9706706)送检,其中1份样本检出微量灰黑色纤维结晶(成分暂无法辨认,略);

3.周边环境勘查:

西侧围墙全长28米,墙顶杂草完整,无踩踏、翻越痕迹,墙体距地面1.6米处发现1处淡灰色印记(呈不规则网格状,疑似附着物残留,无法辨认材质,略),印记约10分钟后自然消散;

围墙底部排水口(宽0.2米、高0.3米)内侧加装铁栅,栅条间距4厘米,无拆卸、变形痕迹,周边地面无异常足迹;

日期:1997年6月7日22时30分

三、询问笔录(x公询[1997]309号)

询问时间:1997年6月8日9时30分—10时50分

询问地点:xx分局刑侦大队询问室

被询问人:卢xx(别名:老卢),男,59岁,民族:汉,身份证号:xxxxxx1938xxxxxxx(部分出生日期数字无法辨认,略),职业:余庆小学门卫

询问内容:

问:你与失踪人赵熹川是什么关系?

答:没什么关系,他是余庆小学的学生,每天早上都从校门过,我见过几次,挺小的一个娃,家里教得很爱干净,玩完了都会到门卫室洗手。

问:请讲一下6月7日17时左右你在做什么?

答:那几天都是我值班,17点放学铃响后,就在校门口送学生,大概17点15分,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我就回传达室门口抽烟,面朝操场西侧的方向站着,离秋千区大概有25米远,娃娃们在踢球。

问:你有没有看到操场附近有异常情况?

答:有……有个怪人,现在想起来还发怵。我刚点着烟,就瞥见操场西侧围墙外站着个人,天阴得发暗,那人又穿深色衣服,差点没看清,但他站得太怪了,一下就吸引我注意了。

问:请具体描述一下这个人的特征。

答:看着个子很高,最少一米八五,可腰弯得特别厉害,不是老人那种驼背,是像被人从后面用铁丝拽着似的,肩膀架得老高,胳膊和腿都直挺挺的,关节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