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战后处理(2 / 3)

吉斯洋人帝国宣告覆灭,庭院彻底占领图纳拉斯,将其改造成自己的新据点,并在《常青藤战争目录》上正式宣告:

——吉斯洋人帝国已被尘世庭院彻底吞并。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标志着庭院在【深度60·星界】的势力彻底稳固,更是让尘世庭院在常青藤战争中的排名连升三千位,成为星界的一股可怖新起之袖。

战争结束后,尘世庭院立刻展开了大规模的统治整合,确保新占领区域不会因为战争的余波而陷入混乱。

按照庭院之主的指令,三百名庭院之子被派遣至各大枢纽,展开清剿行动,清理所有仍在负隅顽抗的吉斯洋人残党,以及隐藏在暗处的游击势力与异端分子。

任何抵抗庭院统治的势力,都会在庭院之子的打击之下化为尘埃。

在战争中幸存的部分吉斯洋人试图在枢纽边缘地带发动小规模反抗,甚至有极端分子策划自杀式袭击,然而,在战争体态的庭院之子面前,这些挣扎毫无意义。

在不到一个标准泰拉日的时间内,庭院之子横扫所有枢纽,将残存的敌对势力彻底清除。

异端已被净化,秩序归于安定。

随后,就是在吞并的枢纽地区,把庭院统治体系的建立起来。

在秘书长潘西·简的主导下,尘世庭院的高层开始在可殖民地区建立新的庭院总督府,并从现世管理局调集大批干员,全面推行【启明专政制】。

“启明专政”——以休·亚伯拉罕为主体核心的标准治理模式,意在用最纯粹的中央集权制度,打造一个高效且绝对忠诚的统治架构。

所有原吉斯洋人殖民地被重新划分为庭院直辖领地,由庭院之主亲自任命总督,直接执行管理。

为了确保统治的长期稳定,庭院之子全面接管各大关键区域,包括资源枢纽、城市中心、行政机关以及超空间航道节点。

与此同时,大量的管理局干员被部署到各个星球、枢纽,他们将作为庭院的“治理齿轮”,监督并执行新的秩序,确保庭院之主的意志能够贯彻到底。

除了对可殖民地区的直接统治,尘世庭院还针对上百个资源枢纽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计划。

庭院翻修了枢纽上空的大型开采站,全面开采吉斯洋人遗留下的珍贵矿藏,将其纳入庭院的工业体系。

设立科研站,利用[铁王冠·文明存续]的stc模板,对资源枢纽进行技术分析,提取所有可利用的科技。

建立能源供给中心,保障庭院舰队在深度60的补给需求,同时为即将修建的要塞世界提供稳定的能源来源。

同时,修复超空间航道的防御节点,恢复轨道监测站,确保整个区域的星际交通安全,并防止潜在的敌对势力渗透。

在各个地区建立庭院专属轨道港,让庭院舰队能够迅速投放至星界战场,提升战略机动能力。

尘世庭院的第二据点,正式落地于图纳拉斯。

这座曾经属于吉斯洋人的首都,如今成为庭院的战争堡垒。

按照庭院之主的命令,图纳拉斯将被改造为一座“堡垒世界”,成为庭院在深度60的战争中枢,与深度5的第一根据地[飞地·奥德帕帕多波利斯]遥相呼应。

吉斯洋人帝国的彻底灭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尘世庭院扩张的第一步。

战争结束后,庭院之主夏修与吉斯哲人议会长门索·阿塔斯在图纳拉斯正式签署了——《吉斯哲人学邦协议》。

这份协议,彻底改变了吉斯哲人的社会结构,也标志着他们正式归属于尘世庭院,成为其麾下的学邦。

按照协议,作为学邦的吉斯哲人将军事与经济主权让渡给宗主国的尘世庭院。

吉斯哲人社会将放弃大部分军事与经济独立性,其资源开发、舰队调度、战略规划,全部纳入尘世庭院的指挥体系。

他们无法自主发动战争,必须依赖尘世庭院的军令方能出兵。

无法发展大型舰队,所有现存舰艇需上缴庭院,由庭院决定使用方式。

作为交换,尘世庭院将提供军事保护,确保吉斯哲人免受外部帝国侵袭,若学邦受到攻击,庭院有责任出兵保卫。

但反之,吉斯哲人舰队必须支援庭院,任何针对庭院的战争,都必须视为“本土防卫战”。

在外交和贸易上,宗主国同样将处于支配地位。

吉斯哲人无法独立对外贸易,所有对外资源交换必须经庭院审核。

需向庭院缴纳战略资源,确保庭院的工业体系与战争机器能够持续运转。

最后,庭院与吉斯哲人舰队合并,组建“星界联合舰队”,但舰队的指挥权完全归属尘世庭院。

吉斯哲人舰队不得擅自调动,所有舰队调令需由庭院舰队指挥官批准。

这份协议看似苛刻,但对于整个充满灭族之战的诸天万界来说,这无疑是吉斯哲人最好的选择。

毕竟夏修已经在覆灭吉斯洋人的战役中教会了吉斯哲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