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油压机研制成功,一机部来人,哈军工来人,四炮一仪(4 / 5)

。”

听到王团长又闷哼了一声,周铭明不以为然的笑笑:“怎么了,难道不是?强行把人带走,关在研究所里面,让人家拼命搞工作,这不是抓捕嘛?现在就不就是这么回事?”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李爱国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周铭明的脑子好像有点问题,特别的轴,又有些跳脱,就像是在研究所里面待久的那些人。

“刚才不是和你说了吗,要把你关在小黑屋里,啧,你好歹给点表情吧。”周铭明竟然委屈了起来:“一点都不害怕,这特太没意思了。”

“行了,周教授,别玩了,等会陈院长知道了,该收拾你了。”

李爱国本来觉得自己搞清楚了,这帮人应该是某个军工研究所的人,现在这个不着调的家伙竟然是教授,还冒出一个院长来,又把他搞糊涂了。

“我就是给老魏点面子,要不然就上次他把我丢在312厂的事儿,我就得把他胡子全都拔掉。”嘴上很硬,周铭明却服了软,小声嘀咕一句:“我还没玩够呢。”

“算了,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吧。”

周铭明叹口气,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爱国。

“你好,我叫周铭明,哈军工二系教授。从现在开始,你所看到的一切资料,都是绝密资料,如果你不介意被关小黑屋的话,尽可以告诉你的媳妇儿。”

哈工大有炮兵系?

李爱国先是一愣,旋即才想起来,哈军工和哈工大是两所完全不同的院校。

哈军工是五三年筹建的,后来拆分为了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院校,算是国内军工院校的鼻祖了。

哈军工搞出不少成果。

前两年建成了第一座1.5米开口单回路式风洞、成功研制出“无机粘接陶瓷车刀

这还只是对外公布的,有很多成果因为保密原因永远雪藏了。

只是李爱国知道的就有曾在琴岛黑鱼基地见过的33号艇气垫船,那玩意主要用于抢滩登陆。

在这年月哈军工和北工,都是国内军事工业科研领域的扛把子。

“只是.你们哈军工找我干啥?我就是个火车司机?”李爱国的左手微微松开,将证件递回去。

“火车司机?红星rpg和无线电炸都是你搞出来的吧,要是没有你李爱国,我周铭明才是国内军工第一人.”周铭明又嗤笑了起来。

敢情症结在这里。

王团长扭过头:“爱国同志,别介意,他就是这脾气。”

“咳咳。老陈院长还等着咱们的消息.”王团长又看向周铭明。

周铭明这才无奈的叹口气,继续说道:“你没有听说过四炮一仪计划吧?”

“.”李爱国忍不住吧嗒嘴,有这么提问题的吗?

不过他还真没听说过。

“这是?”

“咳咳,这是我们哈军工跟枪炮二所,就是203那边的人搞出来的技术革命项目。”周铭明神情有些骄傲。

李爱国也摸清楚了他的脾气,很配合:“周教授,这四炮一仪是啥项目。”

“那可厉害了。”周铭明整了整衣领子,朗声说道:“主要是设计和制造130毫米自行加农炮、152毫米自行加农炮、双37自行高炮、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还有集中式指挥仪。”

李爱国的嘴巴一点点张大了。

前面那几种炮不了解具体情况,暂时无法评判,但是集中式指挥仪这玩意听起来就是黑科技啊。

李爱国扭头看看车窗外道路两旁挂着的大干特干标语,似乎明白四炮一仪计划为何会提出,以及为什么在后世没有记录了。

事情跟李爱国猜想的一样,“四炮一仪”项目是哈军工在特殊时期提出的重点项目。

三年前在常规武器专业组扩大会议上得到通过,由二所和哈军工二系共同负责。

哈工二系的研究员们分赴20多个工厂和研究所,开始设计试制工作。

只是因为计划太超前了,截止目前并没拿出手的成果。

唯一具备可行性的就是周铭明负责的240毫米迫击炮。

设计上没有什么问题,由321厂制造出了几台样炮。

但是在试炮的过程中,样炮全部发生了炸膛事故。

“太可惜,那可是我的杰作”

“不是.你们为什么要制造240毫米的迫击炮?”李爱国打断了周铭明的话。

迫击炮作为一种可快速移动、炮口上膛、间接射击方式的火炮,口径比一般火炮小很多。

像轻型迫击炮的口径是51-60、中型迫击炮是61-99、重型迫击炮的口径不会超过120。

就算是重型加农炮的口径也只有155。

“这种炮只有一个作用,攻坚。我们计算过了,口径240的迫击炮,发射的炮弹重达81.6公斤,装药40公斤,相当于近7发150毫米榴弹炮炮弹的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