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面圣规矩多(1 / 2)

未央宫又称紫宫或紫微宫,古代天文学家分天体恒星为三垣,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也称紫宫。紫宫是天帝的居室,把未央宫称为紫宫,是因为它是人间皇帝的宫城

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房檐上的走兽飞鸟面目狰狞,不多不少,左九右五。

所有一切的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若是第一次入未央宫的新官,他们一定会激动的心潮澎湃,敬畏的五体投地,忠君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卫宁既震撼,又感慨。

震撼于这座雄伟建筑之中,感慨于定襄外战死的多少兄弟袍泽,都为了这一目的,建功立业,入宫面圣。

这是多少武将这辈子最希望获得的荣耀啊

可惜,他们再也看不到了。

惧怕,卫宁谈不上,他在定襄城外杀了太多的人了,此时心境已经坚如磐石。

如果他没有去入伍,没有杀那么多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或许会紧张,会惧怕,会有种没见过世面的局促。

可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

中殿麒麟殿。

大理石广场两侧都是士卒拱卫,麒麟殿外站着书名太监,看不清大殿内的景象。

剧烈的钟鼓声被敲响,紧接而来的便是小黄门的高声唱谒“宣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中将军公孙敖、票姚校尉霍去病、大庶长卫宁进殿”

卫青带头,卫宁最后,一行人有序进入大殿。

麒麟殿两侧站满了官吏。

当四人走进大殿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们投来。

百官群中,隐约能听到倒吸凉气声。

他们的目光都在盯着卫宁。

四人中,只有卫宁他们没见过。

但他们耳熟能详。

董仲舒、主父偃、东方朔、桑弘羊等高官纷纷朝卫宁投来目光,不由暗中倒吸凉气。

他们幻想过卫宁的样子,在他们的认知中,卫宁一定是五大三粗力能扛鼎身材魁梧的军人。

可现在看来,卫宁的文静、儒雅,哪里像是一名将军,分明是一名白面书生罢了。

你说就是这个小子,在定襄血洗了匈奴人,斩杀了籍若侯产,谁能信

谁敢相信啊

反差实在太大了

一阵狂放的笑声从大殿台阶之上响起,“朕的大庶长上前来让朕看看”

安静。

汉武帝说完后,大殿陷入安静。

卫宁并没有动身,他压根就没听到汉武帝再说什么,心思早就飘到了蓝田浅水村。

今日结束,他就能回去了,他的钱财都在军营,一会儿还要去一趟郊外。

家里的房屋也不知如何,那座老宅他不想拆了。

还需要找一些人给母亲修坟等等。

而且他也以为汉武帝此时应该要先和卫青寒暄啊,给霍去病封赏啊等等。

自己的封赏已经结束了,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几名御史官眉宇微蹙,出列抱拳道“启奏陛下,臣弹劾大庶长目无君长,请陛下诛杀大庶长。”

这群御史就是如此,他们负责纠察大殿风纪,监督君臣礼仪等等。

总之很小的事,都要夸大其词,仿佛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御史的权力多大一般。

如此也是为了树威,明证礼仪,让百官对君权更加敬畏。

寻日若有官吏敢如此,恐怕早就被罢官下狱了。

还没有人敢对天子的话听而不答。

卫宁愣了一下,他此时思绪才拉回来,有些不理解的看着站在前面的御史官。

他怎么要诛杀人诛杀谁啊

谁得罪了天子吗

卫宁浑然未知人家弹劾的就是自己。

只是那名御史话音刚落下,屁股上就结结实实的挨了一脚。

“不会说话滚一边站着去”

这是霍去病。

霍去病嚣张的道“你算什么东西老子们在北疆舍生入死的时候,你还在哪个娘们的肚皮上翻滚呢”

“你有什么资格弹劾卫大庶长”

弹劾我的啊

卫宁目光有些迷茫,为什么弹劾我

不过霍去病是真厉害,当着群臣的面,是一点不给御史面子啊

卫青此时也站了出来,抱拳对汉武帝道“启奏陛下,卫大庶长一介农夫出生,从未见过如此一幕,心生敬畏紧张拘束也是情理之中,请陛下恕罪。”

卫青侧面看了一眼卫宁,意思是快出来请罪。

卫宁理解了卫青的意思,缓缓走了出来,抱拳行礼道“臣知罪。”

卫青说的不错,这群大臣们,真不好对付啊,我就没走神了一会儿,就要杀我

汉武帝似笑非笑的挥手,道“少年朝为田舍郎,暮在天子旁,谁能不拘束”

“陈御史你此番严重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