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粉丝大战(1 / 2)

沈梦林这番话在媒体上登出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那二位的粉丝,直接如炸开了锅一般。

相比韩含粉丝,郭靖名的粉丝反应更加激烈。

他们纷纷在网上怼沈梦林“你好意思说别人抄袭,你的汉朝那些事儿难道不是抄袭的史记、汉书”

“贼喊捉贼,可笑至极”

“郭靖名是向古龙致敬,所以人家的书卖得好你一个真正的抄袭者你还有理了”

“欺世盗名沈梦林”

“沈梦林被郭靖名打下了图书销售榜首座,心态失衡,开口大骂,深刻展现了小人素质,当真是老太太靠墙喝稀粥”

当然也有无知者的围攻言论“古龙先生都没说什么,他要是觉得郭靖名抄袭,早就去告了。”

看到郭靖名的粉丝这么起劲,韩含的粉丝也赶紧下场,想着一起痛打落水狗“韩含和郭靖名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你沈梦林算什么”

“先是抄袭史记、汉书,接着写个破武侠,自以为是作家了,告诉你,你距离韩含还差一百個郭靖名”

“楼上的胡说八道,分明是沈梦林距离郭靖名还差一百个韩含”

面对网上的乌烟瘴气,沈梦林的书迷们也展开了绝地反击

“沈梦林批评的是韩含的读书无用论,某些粉丝不赶紧辍学去工地搬砖,看什么文字啊”

“某些人的粉丝真是低端幼稚的可笑。人们给汉朝那些事儿的定位是历史科普读物,科普懂不懂难道说中学物理课本抄袭了牛顿的三大定律难道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抄袭了史记果然是不懂装懂”

其实,现在的粉丝,和十几年后的粉丝一样,大都是年轻人。

热血上头,不管不顾

根本不讲理性。

谁的粉丝都一样。

所以才会有“紫光阁是饭店”、“发烧40度坚持练舞”之类的笑话。

其实,在这种局面下,韩含和郭靖名肯定不会主动回应。

首先,韩含的心思都在赛车上,他卖书就是为了赚钱。

“读书无用论”不过是以前的偏激言论而已。

而郭靖名正忙着抄袭不是,创作京味梦里花落知多少,他要通过这部书一举迈入上流社会不说,还要和出版社深刻捆绑,以其成为某个协会成员。

有那功夫,理财沈梦林干嘛

他又没说我抄的圣传,可见也是一个读书偏少的家伙

而沈梦林有书迷替他冲锋陷阵,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年头网上有人骂他又如何

没有社交媒体,能影响到他一根毛了吗

沈梦林就安心待在宿舍里,写他的奋斗。

他不打算去网上连载了。

因为盗版太严重了。

潜伏的盗版已经赶在正版发布之前上市了,销量还挺高。

沈浩波气的焦头烂额。

这都是钱啊

我的钱

那些盗版商,赚的钱本来应该属于我

没办法,这种事情防不胜防。只好和沈梦林商议之后,在和出版社沟通,提前一个月让潜伏出版上市。

也就是说六月份上市。

于是在2003年的夏天,图书销售市场非常火爆,除了那些老牌作家文艺类书籍和社科类书籍之外,最火的就是沈梦林、韩含、郭靖名三人的作品。

于是“80后三大畅销作家”之说,甚嚣尘上。

名声响亮了,书卖的够多了。

所以虽然潜伏匆忙上市,依旧引起巨大的销售热潮。当月卖出8万册

然后,有人闻着味来找他了。

赵寳刚是京圈大佬,被誉为内地“偶像剧教父”、大陆“琼瑶”。

拍出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捧红了许许多多的演员。

但是这两年却有点遭遇滑铁卢,拍出的作品没有一个响亮的,不只是他,郑小龙、李俊等京圈好友都一样,被人称作江郎才尽。

像张国利干脆搞起了纪晓岚系列剧

以至于大胡子甩开他们,带头做起了金庸剧,还有一堆港台流行剧冲击京圈市场。

连王硕都悲哀的表示“京圈的作品现在都萎缩了,在流行趣味上可说是全盘沦陷。”

作为引领过时代的京圈男人们,肯定心里着急,大家都在想办法。

但是偏偏此时,编剧们似乎都陷入了瓶颈期,好的作品很难创造出来了。

是,京圈的大佬们经过多年积累,有的成为影视老板,有的是知名导演,知名编剧,可以互通有无,结成一个庞大的。

但是优秀的作品这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不是靠金钱堆积,就能出来的。

所以赵寳刚有些着急。

何况他早年为了事业一直没有要孩子,今年孩子出生了,48岁的他看着可爱的宝贝,自然有一种要给儿子打江山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