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十四娘望了一圈,却见上座的有不少身穿官袍的人物,而大殿之上,此时坐着十来人,各自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有文房四宝,似乎都在作答。
忽然辛十四娘看向那薛尚书身后的一个官员,立刻对冯骥道“那个身穿道袍,头戴道冠的道士,他就是清风典使,我曾见过他出现在郡君夫人府上。”
冯骥目光一凝,立刻看向辛十四娘所指方向。
却见薛尚书身后,果然站着一名道人,那道人身形高挑,隐藏在黑暗之中,似乎十分不起眼。
但他一身阴气,厚实程度,丝毫不在牛头马面之下。
冯骥顿时冷笑起来“原来他就是清风道人”
他二话不说,直接运转因果法则,一双眼睛,变得透明起来。
虚空之中,无数因果线浮现而出。
冯骥略过旁人的因果,直接看向此人头顶。
却见此人头顶之上,因果线并不复杂,其中有三条因果线十分清晰。
一条因果线,链接五都巡环使薛尚书。
第二天因果线,勾连大殿内那名叫做方友德的老者。
第三条因果线,却并非链接到其他地方,而是链接向冯骥
不,准确的说,不是链接向冯骥,而是链接向冯骥的储物袋内。
冯骥看了一眼自己的储物袋,顿时露出一丝冷笑。
这道因果线,链接的是自己储物袋内的招魂幡
招魂幡内,宋焘的魂魄,赫然在列
“主人,咱们怎么办”
辛十四娘紧张问道,这里站着的,都是冥府高高在上的鬼神,若是以往,哪一个都不是她这个小狐狸精能够得罪的。
冯骥微微一笑,道“怎么办等等看,我倒想要看看,这个清风道人,到底用什么花招,让他的人拿下城隍考”
二人当下默不作声,站在原地等待起来。
却见众多考生笔走龙蛇,开始解答试题。
冯骥与辛十四娘走到一名考生附近,看向那考生的桌案。
却见桌案上摆放着试题,写着一人二心,有心无心。
这便是考题。
考生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有人以一心一意,志向纯坚破题作答。
有人有志者事意成破题作答。
各个考生,破题思路不同,解题方式自然不同。
冯骥扫过所有人,目光忽然注意到那个叫做方友德的人。
却见那方友德神色之中,明显带着一丝窃喜。
冯骥走到其身边,看向他的答卷。
却见上面破题之句写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冯骥心中一动,此人这番破题,绝对正中上位者下怀。
不过此人这般喜形于色,却是不大对劲。
不大一会儿,众考生都答完提交卷宗。
有鬼差将卷宗递给在场的诸多官员。
其中一摞,放在了五都巡环使薛尚书面前。
薛尚书一一看了起来,不多时,忽然拍岸笑道“好,好一个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诸位,方公此卷,可得案首。”
说着,他递出考卷,一旁的清风道人嘴角含笑,接过卷宗,呈递给上座的大胡子判官。
却见他恭敬道“陆判,请过目。”
那一袭红袍的陆判接过考卷,仔细看了起来。
待看到那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时,顿时微微一愣,有些出神。
“这句子,好生熟悉。”
他目光一扫作答者,看到方友德的名字,当下抬头看向下方考生,找到了方友德,问道“这位老先生是何人推荐而来”
在场之中,众人相互看了看,清风道人并没有说话。
五都巡环使薛尚书忽然笑道“此人是我所荐。”
陆判扭头看向薛尚书,笑道“使君,此人才华不小,善恶分明,倒是适合为我察查司所用,只是不知他是何来历”
薛尚书笑道“陆判,这位方老先生,乃是广平县一位秀才,为人正直,颇有善心,功德无量,以他的才华,本来可以中举出仕,可惜人间官场容不下他这等清流,故而屡试未中。若能进察查司,倒也是才尽其用了。”
陆判闻言,微微点头,道“既然是使君所荐,想来不会有错,方友德,郭北县有一城隍空缺,你可愿来”
方友德闻言,顿时大喜,连忙拜道“老朽愿意。”
“好,既如此,那就”
“慢”
正当陆判要宣布方友德担任郭北县城隍一职时,忽然就听到殿内传来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话语。
众鬼顿时大惊,纷纷抬头,看向四周,想要找出开口之人。
只是他们相互看了一圈,谁也看不出是谁开口。
陆判不禁神色微微凝重起来,抬头看向四周,抱拳道“敢问哪位高人在此还请现身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