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1119【大结局】(2 / 3)

《明报》1980年特刊《九龙皇帝》-——

“昨日廉政公署公布1980年全港犯罪率下降73%,这要归功于杜永孝先生推行的'警民同心计划'。这位年仅32岁的警务处长不仅肃清了盘踞尖沙咀二十年的十四k,更将反黑组改制为直属于港督的特勤部门……“

杜永孝把报纸扔进壁炉,火苗舔舐着油墨上自己戴警帽的照片。

落地窗外,油麻地避风塘的渔船亮起灯火,二十艘伪装成渔船的走私快艇正在卸货。

和联胜话事人跪在波斯地毯上,额头抵着镀金左轮的枪管。

“孝哥,和记黄埔的船明天到公海。“庄定贤递上雪茄剪,“霍先生想问那批运往北边的医疗器械……“

“告诉霍老,通关文件会从布政司直接批。“杜永孝转动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望着维多利亚港对岸的中环大厦群。

再过三个月,

怡和洋行就要改姓杜了。

……

《亚洲周刊》1987年封面故事《十亿人的春天》-——

“当李佳城还在观望大陆市场时,杜永孝已经在北j长安街建起第一栋玻璃幕墙写字楼。这位神秘的'红色资本家'不仅促成港商投资深圳特区,更将怡和、太古、会德丰、嘉道理四大英资集团收入囊中……“

深圳罗湖口岸——

杜永孝的劳斯莱斯穿过刚刚竣工的深南大道。

推土机正在碾过稻田,打桩机的轰鸣声中,他接过秘书递来的卫星电话:“告诉莫斯科的朋友,西伯利亚输油管道的股权我要51%。“

车队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停下。

五百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突然齐声高喊:“杜总好!“

声浪震飞了稻田里的白鹭。

杜永孝望着远处正在浇筑的地基,那里将崛起中国第一座电子代工厂——比历史提早了整整十年。

……

1997年6月30日,香港太平山顶——

杜永孝站在观景台边缘,黑色唐装衣角被夜风卷起。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在他脚下流淌成金色长河,中环码头传来英军降旗的号角声。

他点燃雪茄,火光映亮眼角刀刻般的皱纹。

“杜生,记者会要开始了。“秘书捧着卫星电话轻声提醒。

他摆摆手,目光掠过太平山下密密麻麻的观礼人群。

三十年前初到九龙城寨时,那些逼仄的寮屋还飘着白f味,如今已变成直插云霄的国贸大厦。

当年帮大探长雷洛,颜雄斟茶的少年,此刻正看着米字旗缓缓降落。

怀里的诺基亚8810突然震动——

杜永孝看着短信露出笑意。北j发来的加密讯息只有八个字:

“今夜星辰,江山如画。“

……

《时代周刊》1998年度人物《美元屠夫》-——

“当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横扫东南亚时,他们遇到了最可怕的对手。索罗斯曾经的主人,也是他背叛以后最忌讳提及的人杜永孝动用三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在香港股市与金融大鳄正面交锋。这场震惊世界的'港元保卫战'最终以索罗斯亏损23亿美元告终.……“

中环交易广场——

杜永孝站在88层的全景办公室俯瞰维港。

十二块液晶屏幕实时跳动着全球股市数据,东京交易所的日经指数正在暴跌。

他按下加密电话的红色按钮:“抛空所有日元头寸,通知伦敦分部做空英镑。“

三天后-——

英国财政大臣在电视上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杜永孝看着bbc直播轻笑,手中的水晶杯盛着1945年麦卡伦威士忌。

秘书递来最新财报:做空英镑净赚120亿美元。

……

《福布斯》2000年特稿《上帝的金库》-——

“杜氏集团今日正式收购南非德比尔斯钻石公司85%股权,至此,这个横跨科技、能源、金融、军工的超级财团,终于将全球首富王冠戴在华人头上。更令人震惊的是,杜永孝宣布将半数资产注入'丝绸之路慈善基金'……“

纽约联合国总部——

杜永孝的中山装在一众西装中格外醒目。

当他说出“人民币结算体系将于明年启动“时,美联社记者碰翻了摄像机。

演讲结束后,十七国财长在休息室排队等候,法国经济部长甚至准备了女儿与杜永孝儿子的联姻企划书。

当晚——

曼哈顿所有led屏突然闪烁红色汉字。

杜永孝站在帝国大厦顶层,看着“东风夜放花千树“七个大字照亮哈德逊河。

这是用刚收购的nasa卫星实现的灯光秀——为了庆祝长征火箭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