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成竹在胸,良略在怀,子脩俊杰也【8000字求月票订阅】(5 / 6)

时至此刻。

还依旧保持着他那为曹家说话,劝说袁绍偏向于曹家的立场。

只不过有人同意,就会有人反对。

这一点在内部斗争极其激烈的袁绍势力中,彰显的可谓淋漓尽致。

“子远此言,可谓差矣”

“我们都知道曹子脩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也知道他的存在,对我军而言的重要性,可公孙瓒难道就不知道吗”

“一旦北边的公孙军得到这个消息,他们恐怕会立刻率兵南下,目的就是为了截住我们,阻止救援魏郡。”

“我军如果冒险分兵前去魏郡的话,那么公孙瓒必定趁此机会大举进攻,我军如何不会因此而损失惨重”

出言者正是逢纪。

这俩人也算是老对头了。

而如今袁绍麾下主要的派系斗争,也都是由他们俩领头。

毕竟此二人都是当初跟着袁绍,一起从洛阳逃出来,直奔渤海郡的元老。

在起家之初,还能勉强保持和谐。

可一旦有了一定的基业,那么同样作为元老级人物,究竟谁的权力大,谁的话语权高,可就要分个高低了。

面对逢纪的反向劝说。

许攸冷哼一声。

“目光所及,短寸之间,狭目之见,只能窥底”

“只为保全一时,只图眼下得失,这是何等的狭隘,真要这么做了,只会得来满盘皆输的结果”

“当初南宫县一战时,你说不救曹子脩,如今魏郡之危,你也说不救。”

“他日公孙军数万铁骑汹汹而南下时,又有谁能来助我们,难不成仅凭你逢元图的一张嘴”

许攸喷人简直一套一套。

根本就不带怕的。

只是逢纪也同样不含糊。

大手一挥,袍袖一甩。

同样冷笑着说道“若是能救可救,那自然倾力而为,可眼下已是不可救之局,又何必徒劳无功”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与其冒着被公孙瓒趁虚而入的危险,去解救曹子脩,不如趁机得了清河国,以两郡之地抗衡公孙瓒。”

“我看也并无不可”

针尖对麦芒。

甚至没给其他人半分说话的余地。

光这两人吵架,就够吵一天了。

换做过往的多数时候。

面对自己麾下重臣针锋相对的局面,袁绍肯定是左右为难,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该做如何决断的。

可今日他却截然不同。

即便许攸和逢纪吵的再凶,袁绍也依旧是乐乐呵呵的,一副稳坐钓鱼台,静观天下事的架势。

直到这俩人吵都不想吵了。

都把目光转向他这位主公身上时。

袁绍才语调悠然的说道。

“子远,元图,你二人可谓是各执一词,但无论是救与不救,你们都认定了仅凭曹子脩一己之力,是绝对无法守住魏郡的。”

“不知是也不是”

袁绍的态度令二人稍感疑惑。

但还是如实地点头称是。

“诚如府君所言,两路黑山贼数十万大军,即便其中可战者不足十之二三,这也依旧是股庞大的兵力。”

“外加上我军探子所带来的消息,张杨和于夫罗还有一万多大军,正对邺城虎视眈眈。”

“外加上兖州牧曹孟德,已经被袁公路给拖住了脚步,曹子脩手上兵力有限,他再怎么用的出神入化,也改变不了兵力稀少这个事实。”

许攸和逢纪难得统一了意见。

然而在听闻此言后。

袁绍却猛然爆发出一阵哈哈大笑声,笑声响彻厅堂内外。

足有半晌之后。

袁绍的笑声才停了下来。

看着左右众人那满头雾水,各自茫然不解的模样。

袁绍笑眯眯的说道。

“谬以谬矣”

“诸位都太轻视曹子脩了”

“想来一介少年英杰,又岂会因为区区一些癣疥之疾,就变得手足无措,深陷于无解险境之中呢”

“事实上他的深谋远虑,还远在诸位的预料之上”

说到这里。

袁绍打开了手中的信筒,将早已阅览过的书信丢在了桌上,而后抬手示意左右上前观看。

书信很短。

只有寥寥几行文字。

因此许攸等人几乎一眼扫过。

而正是这么一眼之下,便让他们的面色,变得各自有些精彩了起来。

即便反对出兵援助曹昂的逢纪,此刻也是眼眸中闪烁个不停。

“好一个曹子脩,思来想去,竟忽略掉了这一位,若是能有他从南边拖住的话,恐怕还真事有可为”

“高,果然是高不愧是有着在世天人之称的曹子脩,临危而不乱,身处险境亦不慌”

“府君,我看此法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