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考试的时候,考题还没有发,自己却已经先把答案写出来了。
而你们这批阁老夹在皇上和外朝之间,辗转腾挪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注定要陷入危机。”
申首辅犹豫着说“如果说清流势力的目的是挑事,留中不发和暗中处置才是最合理的应对方式,让他们有力无处使。
“事到如今,你连老夫都要继续瞒着吗或者你编出一个更合理的借口,来说服老夫”
说到这里,申首辅忽然醒悟过来,这话题是不是有点太偏了原本将林泰来紧急召唤过来,是为了什么
便没好气的说“怎么就说起我们阁臣了你可真是坐在郎署的身,操着内阁的心
色箴艳彼妖姬,寝兴在侧,启宠纳侮,争妍误国。
在本时空,如果不是他林泰来两年前强力支持,连续逼官员自杀,申首辅说不定早提桶跑路了。
对此林泰来只能说“无论如何,请阁老再坚持两年”
简直就是直接人身攻击,近乎于指着鼻子谩骂了。
为了让林泰来安心,申首辅又说“你放心,我就假装不知道,一切照旧。”
申时行想了想,答道“明日陛下必定召集阁臣,老夫自会见机行事。”
气箴逞彼忿怒,恣睢任情,法尚操切,政戾公平。
这太监很信佛,为人也很佛系,外号陈佛。
对于申首辅的政治素养,林泰来还是相信的,但他不想再继续这个无聊的话题。
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有必要的
申时行当即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如果是陈矩陈太监,那就不奇怪了。
这样的奏疏出来,只怕会彻底刺激到皇上,今后与大臣对抗情绪越来越重,甚至会迁怒内阁。
“呵呵。”申首辅冷笑了几声,“不对吧所谓的细作到底是谁我已经对你生疑很久了”
最高端招式申时行听到这个词后,立刻将雒于仁这个名字反复念了几遍。
嘉靖中期净身入宫,资历很老,那时候连张居正都还是刚出道的新人。
这就是大明内阁的困境,平常要挨清流势力的骂,但到了清流势力朝着皇帝“敢言直谏”时,内阁还得尽力保人。
对林泰来真没什么可瞒的,申时行胸有成竹的答道
“先对陛下说,这是雒于仁企图卖直求名,请陛下冷静不要上当。
林泰来不置可否,又问道“这次首辅想怎么处理”
如果公开下发议论,很容易围绕奏疏引爆舆情,那就陷入清流势力最擅长的节奏了。”
申首辅长叹道“两年前你就是这么说的,现在还这么说。两年又两年,老夫余生还有几个两年”
老首辅这是什么脑回路怎么又扯到司礼监了
申首辅的一双老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仔细分析说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啊不,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很早之前,我对你起疑心了
因为伱总是对一些内廷旧年秘事了如指掌,甚至连嘉靖朝掌故都清楚。
所有近身侍候的太监、宫女,全部瑟瑟发抖的站在角落,唯恐突然爆发一个雷霆之怒,把自己炸成粉碎。
财箴竞彼锣镣,锱铢必尽,公帑称盈,私家悬罄。
申首辅只是吃惊的看着林泰来,却不说话。
这个细作大概是嘉靖年间入宫,至今地位肯定不低,能阅看奏疏,起码是个司礼监文书房管事太监”
“酒箴耽彼曲蘖,昕夕不辍,心志内懵,威仪外缺。
比如说上次,皇上在十四五年前手书责难陈善四字赐给还是讲官的于慎行,你怎么就能明白知道了
而这次,一份直接送进宫里,还没有外传的奏疏,你又是怎么知道了内容
老夫想来想去,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司礼监里面有你的细作
酒、色、财、气这四个方面内容,其实大部分都是强词夺理、生编硬造、无理取闹。”
在历史上,酒色财气疏出来之前,万历皇帝不朝、不郊、不庙、不讲,明面上是通过“请假”方式,还要找借口。
完全不像无道男、许收钱这种谐音,念出来就有一击必杀之效果。
林泰来只说“绝技岂能轻示于人如果信我,老前辈你最好不要劝皇上将奏疏留中不发。
而且在这封奏疏之前,万历皇帝很少对奏疏留中不发,奏疏都能按正常程序走。
陈矩乃是如今司礼监里排名第四的秉笔太监,地位很高,类似于文臣里的大学士。
这要是在谍战里,自己肯定会被怀疑为清流势力埋伏在首辅身边的卧底,然后拉出去上刑甄别了
稍加思索后,林泰来编出了一个理由“其实,清流势力那边有我的细作,所以雒于仁上疏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
既然没有能力挽回局势,那就抽身而去,悠游林泉,以后的烦恼也与我无关了。”
如果一位老大说“我想退位”,很可能是陷阱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