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1567严清(2 / 3)

的想法。

或许,他寧愿联络奥斯曼人,也不会想著找明国人帮忙。

“而且,明国虽然有很多战舰,但是我看到的,他们的主力战舰是三级战列舰为主,只有少量勉强能称之为二级战列舰的战舰。”

罗伯特伯爵又继续说道。

在欧洲,此时的海军战舰分为四类,能携带超过一百门火炮的战舰才能算一级战列舰,是海军的主力。

当然,一级战列舰在此时的欧洲也非常稀少,大部分国家也只有几艘。

而英国,好吧,此时英国造船水平一般,一艘都没有。

而欧洲的主力战舰则是二级战列舰,这是能够携带90门火炮的大型战舰。

此外,三级战列舰也是各国主力,英国也少量外购和自造了一些这种战舰,它是能携带六、七十门火炮的大傢伙。

而俞大猷曾经因以为傲的炮舰,携带火炮低於五十门的战舰,在此时欧洲被划入第四级战列舰的范畴。

当然,这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主要海军力量。

其实大明主力战船的吨位介於欧洲二、三级战列舰之间,只是船只结构导致不能如欧洲战舰那样携带大量火炮。

当然,这也是现在俞大猷和魏广德要求船厂仿製欧洲战船的原因。

现在,到未来几百年,大海都属於大炮巨舰时代。

巨大的船体和大量的火炮,才是这个时代代表海洋权益的关键。

“好吧,让我再想想。

不过虽然不能派出军队去低地地区,但是给他们提供一批武器是可以的。

你儘快和他们联繫,给他们提供一批军火。”

伊莉莎白此时完全冷静下来,也想到明国到这里那让人胆寒的航程。

至於尼德兰的军工业,其实也很发达,西班牙大量海军战舰也是在尼德兰建造。

尼德兰在独立后,很快就发展成为海上马车夫,靠的就是庞大的军工製造业,源源不断建造海船和大炮。

但是,这些大部分都被西班牙控制著,尼德兰的贵族和商人也缺乏反抗西班牙人的武器,他们需要想方设法从英国和法国获得。

在伊莉莎白女王放弃联络大明,让其捲入欧洲战爭的时候,大明帝国国內庞大的战爭机器也已经开始运转,而且还在不断加速。

隨著十月临近,船厂大批崭新战船下水,分別移交东海和南海水师,极大的增强了大明水师的实力。

当最后一批为战爭准备的粮食和火药分別在松江府和登州水城入库后,代表著之前的战爭准备已经完成,隨时可以发动。

大明帝都紫禁城,內阁首辅值房里,张科再次来到这里和魏广德商议。

隨著时间临近,张科每隔两三日就会跑一趟內阁。

如此密集的造访,自然让外朝多少產生了怀疑。

知道內情的就不说了,看外界大部分人是不清楚的,甚至连户部调动大量粮草的事儿都不知晓。

但是,京城內外关於朝廷可能会派军队惩戒倭国的流言,却早已传开。

其实,这个流言最初传出来的时候,让锦衣卫很是紧张了片刻。

不过之后,在魏广德授意下,锦衣卫开始推波助澜。

不能明说要攻打倭国,但是通过流言的方式先传递一下,等时机成熟,皇帝下旨出征的时候,民间的情绪就不会那么紧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善贷,刚刚收到消息,所有輜重都已经运抵入库,现在就等定下出征时间了。”

值房里,张科放下手中茶盏,开口对魏广德说道。

此时距离魏广德被弹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金陵大阅结束了吗”

为了掩饰集结军队操练,南京调集的兵马先是在松江府驻扎了一阵,適应海上运输,之后就掉到南京大校场驻扎训练,说是让魏国公主持进行一场南军大阅。

不过真实情况就是继续训练,对阵型和火器的熟练度。

虽然不指望卫所兵真正成为战场主力,对那適当训练还是要有的,万一需要他们顶上去呢。

为此,南军军械库为这些卫所兵进行了大规模换装,装备大量佛朗机炮和鸟銃。

至於北军,则已经集结在辽东半岛,东海水师战船也一直在协助他们进行海上运输的训练。

“水师战船充足吗计算好没有”

魏广德开口问道。

“都已经计算好了,足够全军出动,之后粮草輜重也会源源不断通过福船运输过去,绝不会出现前线军械粮食匱乏的情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明的兵部作为专门的军事机关,自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早早就计划好水师战船的运输情况,甚至为此特意徵集了一批船工,补充水师船员不足的困境。

要知道,当初南海水师可是空閒了不少海船,因为已经超出编制,找不到足够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