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魏广德先是让宛平、大兴两县县衙在城內各处建立取暖点,为城中无钱购买柴薪的人家免费取暖,万历七年就直接將其划入兵马司负责,由巡城御史监管此事。
每年十月前必须採购足额黑煤,保证数个取暖点一个冬天都能为避寒官民提供庇护。
此事从去年起,已经向整个大明北方府县推开,只是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往年北直隶州府一个冬天冻死数千人,这两年报上来的人数看是大大减少,多是乡野间还有冻死事件,城里至少都知道去取暖点避寒。
“呼”
旁边的张居正喝了碗参汤,再烤会儿火,也缓过来了,长出一口气对魏广德说道:“善贷,你那里还有老山参吗我府里的又用完了。”
“叔大兄,你看是不是休息休息,老师喝参汤也不是个事儿。
人参滋补元气是不假,可也不能全靠这东西。”
魏广德提醒一句,隨后还是说道:“別的我府上没多少,但这人参,管够,晚些时候我让人送你府上去。”
早先是通过辽东商人,魏广德垄断了关內的人参生意。
而现在嘛,辽东总兵官就是戚继光,和女真人之间的交易,名义上是各地商人在和女真人买卖,但实际上就是他魏广德门人在和女真人大肆交易老山参。
別的商人,少量的还行,量大了绝对运不出辽东地界。
连张居正吃人参,都得找魏广德,也就是宫里每年都有辽东上贡的人参,不需要专门找他魏阁老採购。
“呵呵,那就多谢善贷。”
张居正冲他拱拱手笑道。
“你我之间,何须如此。”
魏广德笑著摇摇头,说道。
只是这时候,一边的张科忽然说道:“事前说起朝廷和地方偿还宗禄积欠,兵部这边也还有一笔帐,不知该如何是好。”
“別说是要找朝廷要银子就好,如果是兵部欠朝廷的,这个你找张尚书说去。”
魏广德本来要说就免了把,不过想想这话蹦说,於是指指户部张学顏。
“这个还真是兵部欠的银子,就是.”
张科一脸纠结,显然也是兵部根本没钱还这笔帐,想要赖帐了。
如果是礼部、刑部或者吏部,魏广德自然不会多上心,但是是兵部,他就要问个清楚,帮忙转圜一二。
“兵部的银子都是报上来列支,怎么还会欠银子”
欠银子和支银子是两回事儿,不能混淆,魏广德奇道。
“这也是我前几天才知道,嘉靖朝时山东等沿海卫所曾大量出现军户岁不足入营,还有出征卫所向地方借开拔银,都列在帐上。”
嘉靖倭乱时,山东也曾数次遭遇倭寇袭扰,死了不少人。
卫所减丁要补,可家里没有成丁青壮,自然就入不了营,不入营兵备道就不给兵餉,但这些军户卫所又不能不顾,多少都要发点安家银子,所以只能由卫所找地方官府借银子。
还有就是开拔银,按说该都司给钱,可拖欠就了兴许就忘记了,反正也没钱,或者有钱但不知道进了谁的口袋,反正借的开拔银没有还回去,就成了军方和地方的一项债务关係。
张科这两年在整顿卫所,可不就发现不少这样的债务。
今年算是把內地卫所都整顿一遍,也把债务理出来了。
別管卫所兵能不能打,反正债务在那里摆著,都有关防,做不得假。
“有多少”
魏广德迟疑著还是问道。
“五十多万两,大半是沿海卫所那些年抗倭时候积欠的。”
张科说道。
魏广德看了眼张居正,隨后对张科说道:“此事还是先让都察院下去查实,若属实,则兵部报户部,看怎么处理。
这些帐应该都在地方留存里支的,户部估计也不知道这笔帐。”
明朝税银的起运与留存制度是財政体系的核心內容,本意是为了方便收支。
起运指各府、州、县按中央规定定期定额將赋税运送至中央或边疆仓库,分为“起运中央”和“起运九边”两部分,涉及粮餉、军需等中央及边疆开支。
留存则是地方保留部分赋税用於常规支出,包括军费、官员俸禄、办公经费等。
起运的税银,京官们多是用漂没进行贪墨,而地方留存就是巧立名目进行支取,当然,先得保证基本开支。
户部的帐本,或者说太仓这边,每一笔银子的进出都有户部的条子,自然不会有错漏。
因为银子数量绝对对得上,只是拿出去的会被扣下一些进入户部的小金库。
而到了地方上,留存的部分,可就难说了。
魏广德不敢提议由兵部上奏免除,倒是可以藉此让都察院下去查查,正好可以抓几个贪官污吏的典型出来治治,也算是净化下官场。
虽然知道作用不大,但总要给人一个提醒。
如果朝廷直接批了,把帐消掉,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