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也是丰富经验。
魏广德这时候摆摆手,没有解释为什么向东派出战船,而是说道:“半年没有消息很正常,按照航程明年岁末就该有消息了。
如果到那时候还没有船回来,那才是大事儿。”
魏广德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不愿意在书信里多言派出船只东去的情况。
估计因为一直没有得到消息,所以不好回报。
其实在大航海时代,一封书信从殖民地传回欧洲,路上耽搁一年甚至多年都很正常。
只不过大明的將官已经习惯了派出去的消息短则数日,多则三月必然有消息传回,才会感觉不习惯。
俞大猷这边简短意賅把情况说了,魏广德直接把时间延长到明年年底,谭纶和张科也就没有再问话。
轮到徐乔安,当下就匯报了派船北巡北海,船只到达奴儿干城和苦夷岛的情况。
其实这些东海水师早有回报,奴儿干城已经破损的不成样子,那里只有少量野女真部族居住附近,连部族都算不上。
倒是苦夷岛上人口还比较多,据说估算有三四千苦夷人居住。
水师给他们留下布匹、和一些食物,算是重新和他们建立了联繫。
对於大明船队的出现,苦夷人倒是很高兴,毕竟是部族传承,知道大明的存在,也知道百余年前明人撤走。
如今覆来,又给他们送了不少物资,自是感激涕零。
而居住在奴儿干城附近的野女真一开始对大明的態度就比较粗暴,多次沟通后才接受。
明军撤走时,周围的女真人其实也跟著明军一起离开,所以这些人其实是后来才搬迁到这里的。
或是和部族走失,或是被部族驱逐,最后依靠奴儿干城残破的房舍定居下,靠著在河口捕鱼和附近打猎为生。
说完这些,徐乔安就闭嘴不言。
魏广德无奈开口问道:“那倭国的情况呢”
听到魏广德问起,徐乔安这才继续说道:“卑职派出两支船队护送锦衣卫的人前往倭国,也顺道查探了倭国水师,嗯
倭国內乱,其实並没有王国水师,倒是一些大名手下有规模不俗的水军。
比如织田氏就拥有九鬼水军,此外还有村上水军、来岛水军、毛利水军等。
据查他们多是瀨户內海及周边海域的水贼,被大名收编而来,船只多则百余,少则二、三十,且多是百料小船,几乎毫无战力。”
“登州和松江府储备的漕粮可曾准备妥当”
魏广德继续问道。
魏广德问话时,看向张科。
张科点点头说道:“松江府已经储备漕粮八十万石,登州也储备了三十万石,足够供应八万大军一年所需。”
往年,大明北运漕粮不过近四百万石,不过今年除了正常漕粮外,又从赋役里增调了百万石,大部分储备松江府,少量运往登州,其实都是在为明后年的对倭战爭进行准备。
別看倭国国小,现在倭国內战规模真不小。
虽然国人笑称其为乡战、县战,但那是初期。
隨著战爭完成的兼併,各地大明脱颖而出,战国时代后期爆发的战爭动輒都是十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交战。
这些情报匯总到锦衣卫,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倭国竟能动员近百万兵力。
大明对缅甸用兵十万,都是从西南各省抽调兵马,还耗尽了多年储备的粮草。
就这简单对比,就让明廷刷新了对倭国弹丸之地的轻视。
实际上,申时行私下里还找过魏广德说这事儿。
特別是蒙元强盛时也曾派兵东渡,结果鎩羽而归。
虽有季风原因,但蒙元骑兵登陆倭国后最终战败,还是证明倭国战力不弱,更別说二十年前江南倭乱。
当然,他说的这些都成了无用功,魏广德根本就没听进去。
“陆战队训练的怎么样”
魏广德这时候看向俞大猷问道。
他对兵部的准备还是很满意的,这事儿交代后他就没管,是兵部和户部在沟通存粮。
现在大明已经为战事准备了百万石粮食,在他看来应该是够用了。
援朝战爭那会儿,大明也大概就是出了这些兵马,就把倭国派去打朝鲜的几十万大军击败。
“卑职已经组织了两千兵马,一直在东番岛西海岸进行训练,只是毕竟初创,成军还需时日。”
俞大猷答道。
上次魏广德提出陆战队概念,以后水师登陆作战不用临时从各船抽调水手后,他回到浙江就开始从麾下抽调神射手组成陆战队。
因为兵力不多,自然是选火器用得好的士卒充入其中。
“嗯。”
魏广德微微点头,隨后就转头对谭纶和张科说道:“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兵部都要命令之前抽选的各沿海卫所勤加训练,隨时都能拉得出去才行。”
张科和谭纶对视一眼,笑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