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1482条陈(2 / 3)

而在使团发回的奏疏里,就有详细记载。

当初殷正茂、俞大猷使团进入红海遭遇的战争,其实就是奥斯曼帝国对波斯帝国战争的前哨战,奥斯曼帝国在剪除支持波斯帝国的势力。

而现在,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已经在边境和波斯帝国爆发冲突,不过局势未明。

“我没有仔细看过奏疏,想着等人回来了再看详细的。”

冯保也坦言,每天那么多奏疏送到司礼监,他哪会每份都看,都是挑重点的。

说实话,这年头大明的官老爷对海外的事儿大多是漠不关心的。

在他们看来,海外蛮夷就算再强,又能强大到什么地步?

难道,还能超过大明不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大明最早接触到西方人,但却因为没有进行过细致的沟通,从而错失了一个了解世界的机会。

好吧,也不是全部都没有,至少徐光启,还有受他影响的学生孙元化等人注意到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大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也没心思去睁眼看世界。

之后就是二百年后,夷人凭借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大门,华夏子孙经历了百年屈辱。

实际上,魏广德后世在网上看到西方人对中国人眼里那段屈辱历史的不解,一开始不明白。

毕竟,一个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难道还不叫屈辱吗?

不过,也真如西方一些网友所说,中国虽然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但毕竟国家一直都在,没有亡国。

而在西方的战争,亡国之战经常发生。

强大如法国也曾经匍匐在德国脚下,而德国也被人干过无数次。

苏联,立国之初也被欧洲联军强迫割让大片土地.....

凡此种种,其实中国的那段历史又如何,放在历史大势里似乎不算什么。

魏广德思考很久才醒悟过来,或许国人之所以会对那一段黑暗历史耿耿于怀,说到底还是千百年血脉里流淌的,中央帝国威势的影响。

或许,大家都不能接受中央帝国会被外国人欺凌,因此无法割舍。

做为从宋朝以前就一直领先世界的古老帝国,实在无法忍受被蛮夷欺凌的历史。

我们内心里,依旧对这个国家感到自豪,所以才会咽不下这口气。

再看看什么牛排,说到底,就是教育系统出现问题,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历史课程被反复压缩,没有让人从小真正了解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伟大。

不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只是一知半解,再以为外国月亮就是圆,长此以往可不就培养出一批批的牛排出来。

魏广德只是片刻失神,随即就回过神来,开始认真向冯保讲述东西方技术的差距。

当然重点就是在火器上,现在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火器已经逐渐统治战场。

明军作战,已经不如以前勇武,更多还是依靠犀利火器交战。

“这么说,西方火器技术如此先进,早先是听你说过,不过杂家可不懂这些,回头看看那夷人送进宫的火器......

坏了,那火器好像被皇爷留在乾清宫里。”

就这时候,冯保忽然一拍大腿说道。

“陛下关注火器不是坏事儿,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魏广德笑道。

他当初给小皇帝送玩具,目的可不就是吸引小皇帝的关注,重视大明兵器的发展。

好吧,那些可都是造船大匠和铸炮大匠专门打造的玩具,和真家伙相比除了小点,不能开上战场,其他可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些火炮模型,都是可以放火药往外蹦炮弹的。

“你,就是你。”

就在这时候,冯保似乎也醒悟过来,“善贷,你是处心积虑啊,送皇爷那么多大炮玩具。”

“之前送福船模型,陛下问我船上装备什么。

那船上装的弩机实在复杂不好制造,倒是那些小炮容易铸造。

我也就是满足陛下喜欢,你说我献媚我认,可要说我处心积虑什么的,我可就不认了。”

魏广德马上就说道。

“虽然是奇技淫巧,但那模型确实不错,和真船完全一样。

上次天津之行,陛下就对船只非常了解,也是善贷之功。”

张居正倒是说了句公道话,魏广德送玩具确实投机取巧,但那些玩具和真正的玩具又是两码事儿,教导之功还是有的。

“从大明去那什么欧罗巴坐船要差不多走一年?”

冯保刚才也不过是忽然想到前些年魏广德送给皇帝的礼物,其实不乏玩具火炮,再想到皇帝把夷人进贡的火铳收入乾清宫,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不过正如张、魏二人所说,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也不能完全对官军装备、战力一无所知。

此时,他考虑的就是条陈里出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