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平倭(卅二)答复(2 / 3)

大明元辅 云无风 5199 字 2024-03-20

高务实听完似乎没什么反应,大概也就是默认的意思,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其实相较于德川家康的提议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我觉得更有意思的反倒是他所表现出的态度。”

刘馨想了想,问道“你是说,他打算用你和甲斐姬的儿子做他嗣子的提议,这个举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

高务实点了点头,刘馨则蹙眉道“可你不是多次说过,日本武家重家名而轻血脉么按照这个前提,他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呀。”

“传统的确如此,但你有没有想过,所谓重家名而轻血脉本身是有前提的。”高务实目光炯炯,道“前提就是保存家名和保存血脉之间出现了矛盾,二则不可兼得,只能择其一而为之。”

刘馨反应过来,诧异道“啊你是说德川家康意识到如果他要保存血脉,则家名就将不可维系”

高务实伸出食指在书案上用力点了两下,道“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德川家康已经意识到不久之后的日本将要出现大变,而届时能够决定日本走向的人不是丰臣,也不是德川,而是海贸同盟也就是我。”

刘馨颇为惊叹地道“难怪你一直很重视此人,看来这家伙还真有些眼光,不过他为何突然看明白了”

高务实想了想,道“我觉得应该是丰臣秀次之死所导致。”

“一个二代的死,真的有这么严重”刘馨似乎觉得有些不解,纳闷道“若是丰臣秀吉与丰臣秀次之间的关系是李渊与李世民那样,那么秀吉杀秀次的后果的确将会非常严重,可是秀次的功劳没那么大吧既然如此,他的死应该也没那么大的影响才对呀。”

高务实摇头道“你这个类比不对,李渊的儿子一大堆,夺取天下之后光嫡子就有建成、世民、元吉哥仨,其中无论死了谁都不要紧。甚至夸张一点说,就算这哥仨全死了也未必就有大麻烦,庶子照样可以继承只要嫡子全殁,庶子的继承权也是无可争议的。

况且李渊不仅儿子多,而且他们在李渊晚年时大多已经成年,李唐并不需要担心主少国疑,这是完全区别于当前日本局势的。

而秀吉早年可是一个儿子都没有,这才不得不过继了秀次作为继承人。到了晚年,先是有了一个鹤松,但很快夭折了。

现在这个阿拾还在襁褓之中,能不能顺利长大都没准呢,秀次却先被诛杀了。他的死令本来人数已经很少的丰臣家族变得血亲更少,一旦秀吉本人去世,丰臣政权不仅主少国疑,而且将陷入完全没有亲属藩屏的危险状态。”

刘馨这时已经进入状态,接口道“如果丰臣家的实力依然强大,其实这个时候还能维持统治。毕竟从秀吉最后的安排来看,他对威胁最大的两家大名德川、毛利都是有防备的。

德川周围、毛利两川周围都被他安排了丰臣系大名扼守,只要他的继任者或是实际主政者能维持丰臣政权内部稳定,等到继承人成年并建立威望,危机也就过去了。

不过从你之前告诉我的历史来看,最后还是德川家康技高一筹,不仅挑动了丰臣政权内部武将派和奉行派之间的内斗,而且在关键时刻敢于动兵如此看来,日本今后真正厉害的人物恐怕就是德川家康了,我想你不会同意他的建议。”

高务实笑了起来,道“扶植傀儡的前提是对方适合当傀儡,而适合当傀儡的前提则分两点一是对方的实力不能太强,要处于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的范畴之内;二是对方要懂得审时度势,不会动不动就来个鱼死网破。”

他顿了一顿,继续道“德川家康其实是符合第二条的,他是个非常能忍的人,不权衡得清清楚楚,确保了几乎必胜,他是不会胡乱暴走的。但是你知道殖民帝国时期的英国人一般怎么统治殖民地吗

英国人向来都是利用少数人来统治多数人,利用次强来打击最强。少数人要想统治多数人,就不得不依赖英国人的力量;当地的次强想要反过来压制最强,也不得不依赖英国人,如此英国人就可以用最小的力量达成最大的统治效果。

秀次死后,丰臣秀吉本人一旦死了,丰臣政权中的武将派和奉行派必然闹翻,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而届时德川家康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最强。

很显然,我若支持他,他的确会很轻松取得天下,然后恢复幕府体制成为征夷大将军,但到了那个时候,我虽然实力依旧超过他,可是也不得不担心他万一真反悔了怎么办。

而如果我支持的不是他,无论是支持丰臣家的少主,还是支持毛利,德川家康都会反过来成为我控制傀儡的助力傀儡担心家康,就不得不依赖我。”

刘馨也笑了,道“但你要的并非这种傀儡,对吗或者说,短期内你可以需要这样的傀儡,但从长期来看却不需要,所以你之前才会说,要让日本如历史上那般出现东西两军,并且让他们陷入持续战争,等到双方打到筋疲力尽你才会出面收拾残局然后,我猜你就要直接收下日本了。”

高务实撇了撇嘴,道“大致上是这个节奏,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简单,尤其是你说直接统治,这个是不对的,面子上的装点依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