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事没什么大不了。
高务实提醒道“皇上,若只是个别宗藩如此,那自然不打紧,朝廷有的是办法处置。但倘若涉及的宗室人数太多,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政治影响会非常恶劣。”
“是么”朱翊钧看来还是有些不信。
高务实叹了口气,只好举例道“臣举个例子皇上恕罪,这只是举例,并非臣要暗指什么。”
朱翊钧点头表示理解“你说。”
“洪武中,河南开封只有一个周王府。”高务实身为河南人,新郑又恰好是开封府治下,所以直接举例开封了“到了嘉靖年间,开封仅郡王府便有三十九座,辅国将军等高达五百余,以下中尉、仪宾等更是不可胜计,举一府而天下可知矣。今举嘉靖年间又数十年,所增之数臣现在并未详查,但亦可推也。”
朱翊钧也是头一次知道仅仅开封一府居然有至少三十九个郡王府,当下也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而高务实还没说完,他又继续道“太仓的银子有多少臣不太清楚,不过此前因为漕运改为河海并行,京华也参与了一部分海运,是以臣知道岁供粮食的分配情况,不知皇上可知确数”
朱翊钧摇头道“我只知道京师每年大概是需要四百万石粮食从南方运来,其他的具体情况倒不太清楚。”
“不错,京师的粮食缺额大概是每年四百万石左右。”高务实微微一挑眉“但皇上可知各外王府禄米需要多少”
他这次不等朱翊钧回答,直接给出了答案“是八百五十万石,不啻京师两倍开外。”
朱翊钧直接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没法不倒抽凉气了,京师这么多人吃饭,缺额也就是四百万石,而这四百万石粮食闹得朝廷要专门为了漕运问题设立总督和一大堆官员来运筹,甚至还要设置兵力沿途护送等等。
然而除此之外,各地宗藩每年居然要消耗八百五十万石,是京师所需的两倍还多这其中朝廷又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才得以保障供给不断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个大包袱,打个区区察哈尔算什么难道八百五十万石军粮砸下去,还砸不下一个察哈尔
但他忽然想起高务实之前说的事来,不由问道“可你刚才说的那个”
高务实一脸平静地道“是啊,皇上,八百五十万石禄米说没就没了,这些宗室们吃什么能不闹事吗”
朱翊钧果然语塞。
高务实则继续道“臣之所以说各藩王不至于有造反的想法,那是因为各藩王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大量私产,他们即便少了这点禄米,所受的影响其实也很小很小,犯不着为了这点禄米闹得身死国除。真正会出麻烦的是那些远支宗室。”
远支宗室其实是个好听的说法,其实高务实就是指那些低级宗室,这一点朱翊钧当然清楚。
此时朱翊钧也明白高务实的意思了,沉沉点头“是啊,藩王们其实不差这点禄米,真正靠禄米度日的是那些远支。”
高务实接口道“这些远支宗室能拿到的禄米本来就折上加折,实际到手的并不多,而他们又不能出仕为官,也不能务农、从军和经商。这禄米一断,他们的活路也就断了,不闹就只有乖乖饿死,这怎么可能蝼蚁尚且贪生,况乎人哉
然而他们是宗室,刑不加身,即便犯法也不归法司管辖,而只能通过宗人府,最终由皇上亲断。如此,一旦他们在各地群起骚乱,则地方官势必投鼠忌器,那万一脑出些烧杀抢掠之类的事来,不仅天家颜面难存,地方也一定深受其害,岂不严重”
啊这
朱翊钧这下也头疼了,宗室刑不加身,只能由宗人府调查明白,然后交由皇帝亲断,这也是祖制这祖制咋就啥玩意都管啊烦不烦啊
管也就算了,还尽是些馊主意一般的管
有那么一瞬间,朱翊钧真恨不得找本皇明祖训过来一把火烧了才好。
但这也就想想罢了,皇明祖训要是能烧,那他这个皇帝岂不也是能换的
这下倒好,闹了个互相矛盾,还是进退两难了。
“那现在怎么办啊”朱翊钧很没形象地挠了挠头“这宗室已经多得朝廷马上养不起了,偏偏还动不得这要是再过十年,朕要拿什么去养活他们”
本来他这句话只是发泄情绪,想不到高务实偏偏点头道“不错,皇上已经明白问题的关键在哪了。”
啊朕这就明白了不是,朕不明白啊
高务实直接无视了一脸呆滞的皇帝,点头道“是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养字皇上为什么非要把所有宗室都养起来”
朱翊钧一愣,心道不是我要养啊,这不也是祖训吗
不过他到底熟悉高务实,心里猜到高务实这应该是要提出对策了,不禁心生希望,装模作样地道“啊,对,对,你说的是不过朕还是有点不太确定的地方,你不妨说得再详细些”
很好,很上路,这才是乖皇帝嘛。
高务实一脸沉重地道“皇上,既然问题在于养,那为什么不把这个问题开解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