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从余有丁手上虚弱的力道意识到他的精力真的行将枯竭,不敢再因悲伤误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和气息,把这两日的情形和自己刚才的考量尽可能简单地表述出来,然后望着自己这位多年至交,希望他能为自己指一条明路亦或者,能为自己最后一次分担这庞大的政治压力。
但余有丁并没有马上作答,反而把目光从申时行脸上挪开,怔怔地盯着房顶。
申时行有心叫他,想了想却又不敢,只好安分等待。
过了好半晌,余有丁才突然开了口“当有此虑。”
申时行马上接口问道“吾兄可有指教”
余有丁可能是真的没有精力任何客套话了,直接道“不能再让高务实呆在辽东了。”
申时行听得一愣,迟疑道“此事乃是张凤磐所为”
“那高务实昨为何去见他”
申时行愕然道“丙仲兄是辽东完成了战备,所以高求真以此劝张凤磐发动政争”
“或许是,或许不是。”余有丁微微摇头“但无论是与不是,只要高务实在辽东一日,他们就一日有可能这般做。”
“吾兄是把高务实调走,换一个咱们的人做辽抚”
余有丁轻轻点头。
申时行摇摇头“这怕是太难了些吾兄当知,北边诸镇皆高党盘中之食,我欲虎口夺食,他们岂肯相让”
余有丁平静地道“让,则增补阁臣之事由他所荐;不让,则发动我心学内外群臣全力反对。汝默,我等背后已是万丈悬崖,只要再退一步,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申时行有些不敢相信,皱眉道“只因为一个高求真”
余有丁轻叹一声“安南之战,高务实打的;漠南之战,高求真打的;辽南之战,高求真打的;滇缅之战你敢不是高求真打的”
申时行一时语塞。
余有丁冷笑道“刘世曾庸碌之辈,承平之时尚能维持,战乱之时必然盲动,若非高求真相助,他此番少不得一个削籍为民的下场。”
申时行错愕道“有这么严重高求真这次也就”
余有丁摇头打断道“也就搞了个滇战宝钞、送了两万兵渡海你错了,汝默,他做的事多着呢。”
将死之人,话已经没有什么顾忌了,余有丁不理申时行的愕然,轻轻闭上眼睛,幽幽道“你先想想,这次滇缅之战,我朝廷大军由谁统兵出征刘綎、邓子龙。我问你刘綎和邓子龙是谁推荐去云南的,是哪一年去的,是谁想方设法早早为他们所部换装的”
申时行大惊失色“这都是早几年前的事了丙仲兄,你你是早几年前高求真就算到了此战,因此早已做好了准备”
余有丁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平静地反问道“你以为呢”
申时行倒抽一口凉气“这这也太太匪夷所思了”
“匪夷所思还有更匪夷所思的事。”余有丁继续道“黄芷汀此去,是带了两万自家狼兵,我看不是我此前看过刘守有送来的调查,黄家虽然未必不能出兵两万,但她不可能丢下自家在安南的基业不管,万里迢迢来个倾巢而出。
而高务实在安南,却以都统使司的名义掌握着两支大军,根据刘守有的估计,这两支大军加起来至少得有七八万之众,是以我认为这次黄芷汀远征缅甸,其麾下主力恐怕是高务实的私军”
刘守有当初调查的那些东西,申时行也是看过的,但以京华代为掌握安南这件事,皇帝本身就知情,拿这个事并无意义。
而至于私军问题一则那两支警备军到底如何定性本身就很复杂,高务实可以推是通过京华而掌握的安南军队;二则那两支大军远在安南,也的确一直是在镇压安南的各种民乱,非高务实操控他们是图谋不轨,想必他的皇帝同窗也一定不肯信。
只不过,如果此次远征军的主力是这两支警备军,那这两支“私军”的战斗力就未免太强了些两路大军加起来也就不到四万人,居然平定三个国家就算这些南蛮国不值一提,但四万定三国,这也还是太惊人了些。
更惊饶是,如果高务实练兵的本事强横至斯,那他在辽东可是有十多万大军能够调动,还有蓟镇的戚继光这等名帅可以与之配合,一旦真向元廷发动攻击,已经被打得半残的图们汗真能顶住吗
这其实就是申时行这文人眼光的局限性了,高务实在安南的军队是他自己的家丁所控制的,在辽东的部队哪有那么“纯洁”别指挥起来没那么如意,而且换装的事也麻烦得多他可以给警备军随意换装,但显然不能给大明的正规军随便换装啊。
就算他本人爱国主义情绪爆棚,愿意自掏腰包干这事,那也得考虑朝廷会怎么想、皇帝会怎么想啊
你是想把我辽东一镇变成你自家的李成梁都没你这么作死
余有丁也不知道是没看出来还是看出来了故意不,他睁开眼,看着一脸震惊的申时行继续道“汝默现在知道高务实这儿有多厉害了”
也不等申时行回答,他长长叹了口气“是我等大意了啊当初高新郑那般重视他这个侄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