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谄媚?(2 / 3)

议论声。一个穿西装的商人挤过来:“劳驾,这报纸哪儿还能买到“

不到正午,这期《新青年》就在四九城传开了。茶楼酒肆里,人们争相传阅着胡适的道歉信。

北大红楼前,积雪被踩成了泥泞。胡适刚走出文学院,就被十几个学生团团围住。为首的男生举着《新青年》,脸涨得通红:“胡先生!是不是有人威胁您我们“

“威胁“胡适哑然失笑,呼出的白气在镜片上凝成霜。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忽然严肃起来:“如果你们觉得我胡适是个会被威胁就写出那样文章的人,那你们就太看轻我——“

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每张年轻的脸:“也太看轻白子瀚了。“

学生们面面相觑。一个扎麻辫的女生怯生生地问:“那白先生真的在三天内完成了三千多常用汉字简化“

胡适正要回答,余光却瞥见两个熟悉的身影踏雪而来。鲁迅那件标志性的黑袍下摆沾满泥点,钱玄同的八字胡上还挂着冰碴,两人脸色都阴沉得可怕。

“你们先回去上课。“胡适拍拍学生的肩膀,转身迎向两位老友。还没等他开口,钱玄同就劈头盖脸地质问:“适之!你发什么疯那篇文章简直.“

胡适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抽出一迭手稿。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简体字,每个字旁都标注着演变源流。最上方用朱笔写着《常用汉字简化初稿》

“这是.难道你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他……“

钱玄同的质问戛然而止。他夺过手稿,枯瘦的手指在纸面上颤抖。鲁迅凑过来,眉头越皱越紧。

三人沉默地站在雪地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过了许久,钱玄同才艰难地开口:“这份手稿是哪里来的“

“昨日,蔡先生留下的。“胡适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雪地上。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写那样一篇文章了吧“胡适苦笑着收起文件,“在我们还想着怎样逞口舌之争时,子瀚已经在埋头做实事了。“他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落在脸上化作冰水:“论胸怀我不及他,这么短时间完成常用汉字简化,论能力,我亦不及他.“

钱玄同跟鲁迅对视一眼,也都是苦笑摇头,他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短暂的沉默过后。

鲁迅突然转身就走,黑袍在雪地上拖出一道痕迹。钱玄同愣了片刻,急忙追上去:“豫才!你去哪“

“回去写文章!“鲁迅头也不回地吼道,声音被北风吹得七零八落:“难道要等他白子瀚把汉语拼音也编出来再道歉吗“

三天后,《新青年》特刊轰动全城。

不仅胡适再发长文《从争论到建设》,钱玄同和鲁迅的道歉文章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尤其是鲁迅那篇《致一位实干家的信》,开篇就以“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却对真正的勇士缺少敬意”自嘲。

这下就更热闹了,钱玄同跟鲁迅的道歉文章一经发表,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这二位可是提出废止汉字的主力,而且言辞之激烈远超胡适,怎么现在也登报道歉了

就在外界因为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时,胡适三人各自手拿一份新青年出现在秦浩下榻的旅馆。

楼梯上还留着未干的泥脚印。二楼走廊尽头的房门虚掩着,隐约能听见钢笔书写的沙沙声。

胡适刚要敲门,却被鲁迅拦住。三人屏息静气地凑到门前,透过门缝望去——秦浩正伏在窗边的书案前奋笔疾书,案头堆着半尺高的手稿,墨汁在砚台里泛着幽光。他写得那样专注,连额前垂落的碎发都顾不上拂开。

其实早在三人上楼时,秦浩就听出了脚步声不是店小二,见三人没有主动开口,索性装作不知。

“咳“钱玄同终于忍不住清了清嗓子。

秦浩“恍然“抬头,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惊讶:“三位先生怎么“

他急忙起身相迎,衣袖却“不慎”带翻了砚台。

砚台跌落,墨汁洒了一地,秦浩跟胡适三人的长袍都被溅上不少墨点。

四人却是相视而笑。

“三位请坐,我让伙计上茶。”秦浩放下笔,正要招呼三人。

“不必。“鲁迅径直走到书案前,目光灼灼地盯着那迭反扣的稿纸:“子瀚在写什么“

秦浩随口说道:“在编写汉语拼音……”

话还没说完,钱玄同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手稿。只看了几行,他八字胡就剧烈抖动起来:“用拉丁字母标注汉语发音子瀚,你这两份表格是什么意思“

秦浩解释道:“这一份是声母表,这一份是韵母表……”

胡适凑过来,镜片后的眼睛越睁越大。稿纸上不仅用科学的方法标注了汉语声韵母,还设计了声调符号,甚至附有详细的发音示意图。

“子瀚.“胡适的声音透着震惊:“你早就在研究这个“

秦浩点点头:“不怕三位笑话,我是陕西人,说话多少带些口音,闲暇之余我就在想,咱们国家这么多地方,这么多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