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来自“伏羲号”的电波(2 / 3)

光年之界 于无声处 4810 字 2024-03-18

“收到这条信息后,还收到其他信息没有”李战雄又问。

“没有。”

“会不会又是云体在使诈”旁边有人在说。“上次它以夏至号电源故障为借口,将快递1号骗了过去。这次会不会又是云体以邓凯还活着为诱饵,再来试探我们”

“如果是云体,那它完全可以说得更直接些,没必要发个平安扣来故弄玄虚。”参谋长回答。“再说,云体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以它们的文明等级,犯不着跟人类玩智谋”

“这样看来,难道真的有可能是邓凯”李战雄自言自语。

“我们可以通过回复试探他一下。”参谋长建议。

“回复伏羲号,就问他平安扣是什么意思”李战雄命令。

信号发出后,等待是极为考验耐心的。

李战雄将延少君请到了控制中心,想让她确认在“伏羲号”上的那个人是否就是邓凯。与邓凯失去联系长达一年之久,延少君那颗早已绝望的心此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过了3个多小时,终于收到了“伏羲号”的回复

“我是执行快递1号任务的邓凯平安扣就是我妻子延少君送给我的护身符”

控制中心大厅顿时沸腾了,人们欢呼跳跃,好几个人一下子冲到延少君跟前,把她紧紧抱住。延少君激动万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接着,控制中心陆续又收到以下电文“我和卡茨都在伏羲号上。卡茨已经昏迷,飞船由我控制。我们刚才被云体围困了180分钟,现已脱身。在土星环上有数量庞大的云体,快递1号已被它俘获”

李战雄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邓凯说他们被“云体”围困了180分钟后脱身,那这一年的其他时间里他们在哪儿、为什么没有联系

“确认了信号源的方位和距离吗”他谨慎地问着值班参谋。

“已经确认了,信号来自土星。”

控制中心断断续续又收到一些来自深空的数字信息,经电脑处理后,形成了一幅鲜艳的彩色图片,那是由“伏羲号”视角观察并拍摄的土星环照片在人们熟悉的薄如唱片的土星环上下两面,新增了很多棉条状的环形纹理,随冰块构成的星环一起绕土星旋转着。

图片有几处模糊斑点,那是因为部分信息缺失、电脑无法搭建出完整的数据模型所致。

李战雄期待着邓凯能发回来更多数据,然而,信号持续不久便消失了

马丁走出机场出口,高天骏正站在那里等他。自马丁离开南滨回国后,两人很少有联系,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二号工程”发布会上,距今也有半年多了。马丁很尊重高天骏的为人,尤其是他们一起去埃姆斯伯里调查麦田圈时,高天骏的机警、果敢、细心与缜密,更是给马丁留下深刻印象。虽然马丁对高天骏没有选择带他一起去昆仑山耿耿于怀,但他也理解这名中国军人正在执行的任务是神圣且需要高度保密的。这次他是以联合国观察员身份、带着iag与sa、csda合作的使命,第三次来到x基地。

高天骏陪马丁坐在汽车后座,一路聊着,但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马丁告诉高天骏自己刚去过日本,亲眼目睹了那里的惨状,他特别还提起了早前在南滨参加集体催眠试验时自己梦见富士山爆发的场景,并喃喃地责怪自己当时不应该参加那个试验也许是他当时梦境中的意念左右了“云体”,导致大灾难真的降临

李战雄和基地副司令员、参谋长等人,在指挥部大楼的会客室跟马丁见了面。马丁也开宗明义地表示,自己受iag总部全权委托,前来对接和参与“亚马逊蝴蝶”的计划。

马丁还向李战雄透露,nasa也为此单方面提前做了部署,他们已向木星探测器“蜂鸟号”发出指令,将其调往土星,预计30天后可以抵达。“蜂鸟号”执行的任务是抵近观察探测那个所谓的“云体”意识中枢,并且以其搭载的ai智能系统与“云体”作首次交互尝试。

李战雄心想nasa是要用这一行动来消除人们对它之前力挺“火星移民计划”的影响啊

高天骏对nasa计划的可行性深表怀疑“蜂鸟号的ai也仅仅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归集和提炼,还是脱离不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本能,它在云体大脑面前,无非就是一群人类顶尖科学家的意识集合体。以云体的智慧,即使我们综合人类的全部意识和技能,恐怕也难以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反倒是像艾森这样另类的个体,才可能有意外收效。”

“艾森几乎是你们最后的筹码。”马丁的话不无揶揄。

“是人类最后的筹码”李战雄郑重地说。

此刻在李战雄的心里,除了“亚马逊蝴蝶”计划,还有一个令他牵肠挂肚的事情,那就是邓凯发来信息中的重要疑点。

据邓凯的报告,他们和“伏羲号”陷入“云体”仅180分钟,但在地球时间上来看却已过了一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云体”内还存在另一个平行空间、而且那里的时间比地球要慢3000多倍

这个巨大的时间差,是实施“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