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冬花(2 / 3)

、毫不相干的人遭受灾难,这个人可能仍会感到悲伤吧。

靳培英在那次电话直播后特意问过他创作怪物的背景,知道实情后,她对于彭曼青会找上来一点也不意外。

“似水流年”的歌里能读到创作者压抑但汹涌的情绪,更难得的是,能读到创作者敏锐而抽离的灵魂。

说起来很玄乎,实际上就是一种感觉。

其实她始终觉得姜铭书为人很克制甚至可以说过于克制了。

不太能想象,一个内心情感丰沛的人是如何做到表面始终平淡如水的。

所以相处久了她会为创作能成为他宣泄情绪的口子感到庆幸。

不然真的很怕哪天某个支撑姜铭书坚持下去的点坍塌会导致他整个人精神的崩溃。

一路无言。

还是姜铭书先打破沉默

“冬花先不发表。”

“嗯”

“我想把它放入我的第三张专辑里。”

“好。”

没有多犹豫,靳培英同意下来。

说完这个,姜铭书拿出手机戴上耳机,闭眼浅眠。

虽然是同省,但h市至市需要5个多小时车程。

到家时天色已暗。

告别了司机和靳姐,他慢吞吞地走上楼。声音唤醒了楼道中的声控灯,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经过千难万险,谁见他死去终于正式定档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很多关注这部在斯尼芬电影节大放异彩的电影的人纷纷奔走相告。

排片量不大,不过院线的这个行为能够被理解。

毕竟,谁家会在春节档来看这种略黑暗的影片呢

彭导头铁啊,直接上春节档

你不懂了吧,人家拍片是为了奖项荣誉,商业成绩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能过审就很好了,这不得早早上映以免迟则生变嘛

期待了好久终于在国内公映了之前在斯尼芬有幸观看过,印象深刻,坐等二刷。

姜铭书的星博底下也是一片欢呼。

不仅剧迷在欢呼,歌迷也欢呼。

谁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就是他写的呢

不过他们虽然欢呼新歌,却也不免为新歌感到担忧。

不是说信不过流年出品,而是因为有不少人知道溺于泥沼就是依据这部电影中的某个角色写的。

溺于泥沼已经是公认的“致郁”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光明不到哪儿去。

因此谁见他死去的预告片放出来后不少人都表示被打脸了。

整个预告片的剪辑很有水准。

最先出现的场景是,漆黑一片的天幕下男主角站在江边靠着栏杆,手中抽着一支烟。

宏大的背景之下一个孤零零的人显得十分不起眼,就像一只蚂蚁。

“谁死了”

画面给到他烟雾缭绕的侧脸时,回忆的旁白响起。

抽烟的人将烟头扔到地上,用力碾了碾,一拽衣服,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镜头范围。

随后各个人物和情景开始闪现,配上了错位的台词和切换的音效。

哭泣的孩子、尖叫的女人、咆哮的男人

癫狂的赌徒、纵情的嫖客、扭曲的瘾君子

接连而来的混乱刺激和无数台词饱含力量感的控诉与呐喊让观众的大脑一激灵,眼睛不由瞪大。

棍棒、刀械、枪支,暴力之后只余满地狼藉。

画面对准了这一段的空白,展示了黑暗世界的残酷。

令人难以忍受的寂静后,一段幽微的人声导入了画面,空灵澄澈的音色和和缓绵长的韵律让面对此情此景的观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一股直冲天灵盖的震撼席卷而来。

是主题曲沙金。

“你该死。”

随着这句话被说出,画面猛然定格。

中心的少年笑得狠绝,眼里稠郁的恨让人心生凉意,但面上又带着沁入人心的哀伤与绝望。

歌曲默默地继续播放,煽动着观众的情绪。

预告片结束在平静的江面。

结尾处编曲中插入的一段警笛声应景而苍凉。

似乎有什么物体坠入江中溅开一阵阵的涟漪,然后慢慢平息,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谁见他死去”五个大字浮现出来,还带了上映日期。

这个预告片做得不错,再加上斯尼芬的荣誉,谁见他死去引起了一定讨论度。

姜铭书的粉丝看了之后更加期待成片。

我的妈呀,姜铭书出来的一瞬间,我惊得忘记自己在吃火龙果把勺子往鼻子里送了

好棒的预告,好美的姜姜表现力也好强

不得不感慨,有人就是天生适合上镜

你们注意到平静中的那段插曲了吗好像就是电影的主题曲

对我看到了片尾标出了,它就是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