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侯爷没回房睡。
这倒也是常有的事。
潭氏心情很好今天说那话,知道不妥,但她是故意的。
只有把事情往恶心里说,侯爷才会厌恶,本能的阻止她再去做,而不是去追究这件事本身的对错。
况且,这样的事,又哪有什么对错
当我不知道吗几个想攀龙附凤的丫头片子罢了
温语能去东宫,说不定早就后悔与祁家的亲事了。现在,她把严珠贴补进去,就是想在东宫,积累多多的人脉
然后,她就可以冲着祁家的权和利下手了
哼,这点小心思,玩得出我的手心儿
温语哪管她是怎么想的叫上祁夫人,带上张末青,打扮得漂漂亮亮,欢欢喜喜的去了墨家。
潭氏听说了,不禁纳闷,侯爷把她叫去,到底说了什么
在墨大人家门口遇到了宋太太,带着宋池涵。
温语一见宋太太,立刻腻了上去,“舅母今天语儿另个舅母也要来呢到时,喊舅母说话,您可别误会了”
宋池涵听得恶心得要命,小脸紧绷着,像只要炸毛的公鸡。马上跑到温语和宋太太之间,用力的往外挤温语。
宋太太笑着跟祁夫人说话“你这丫头祁夫人您好啊”
祁夫人笑“宋太太今天格外的精神一看就是有好事儿”
宋太太乐不可支,看宋池涵把温语都挤歪了,连忙说“涵涵,小心摔着”
温语看宋池涵通红的小脸,估计她知道后娘要进门儿了,所以在用自己力气抗拒此事。
只可惜,你抗拒不了
对于这个丫头,温语丝毫怜悯之心都没有。
门口家管家婆子在接,刚到二门,墨大奶奶就迎出来了。
大家笑着见礼,进到屋里。
墨夫人,温老太太在和一个妇人说话,旁边坐个女子。
见她们进来,大家都站起来
一阵的招呼,温语凑到温老太太身边,看起来,老太太还挺精神。这两天,她也没顾上打听,家里的事情怎么样了。
温老太太看温语串门把婆婆都带上了,说明两个人关系好,心里满意,笑容也格外真诚。
“祁夫人,末青也来啦”
墨夫人开始介绍了“这是我的好友姚夫人,娘家姓赵。这是她的侄女儿姚若彤。赵姐姐,这是”墨夫人挨着个介绍上了。
温语见姚若彤,中等身材,鸭蛋脸,弯眉杏眼,人谈不上多好看,但很周正。尤其是一双清亮的杏核眼,眼神正,形不飘。蛮好
比韦氏那自以为是的百变风情,要强多了。话说表哥查到什么了呀,怎么都没跟我说
她胡思乱想间,大家已经客气完落座了。
一盘年纪,温语比姚若彤还小。
之前,倒是听说,她是在祖母跟前长大的。后来祖母中风,她坚持在身边伺候,从而错过了佳期。一听,就是个很有孝心的姑娘。
尤其是宋太太,对这方面,是十分的看重的。
姚夫人说“她的父母一直在任上,所以,也算是我亲自带大的”
聚在一起说了会话,又三三两两的聊起来。
温语问温老太太“祖母,家里的事情如何了”
温老太太点头“多亏你和你舅母劝,总算是谈好了,已经悄悄的把事儿办了。给她买了个院子,这两天就搬过去。唉你有空回去看看,你父亲的情绪不大好祖母年纪大了,也真经受不住这些说是脱层皮也不为过。”
她此刻的眼神,也带了一丝疲倦。
“好。”温语笑着应了。
又去粘舅母,过些日子表哥就要考试了,两人商量,要去庙里祈愿。
过了一会儿,姚若彤过来“阿语,我可以这样叫你吗”
“当然了,姚姐姐。”
两个人走到一边说话。
姚若彤笑着“倒是听说过你,却也没想到,长得这么好看”
“我倒感觉姐姐大方稳重,又有孝心,人特别好呢”
“咱们俩个就别互夸了。”
两个人笑了起来。
“我的父母一直在外任。兄长明年进京考进士,弟弟在外头上学。姚家,也是兄弟多姐妹少。看到你,感觉亲近,希望以后咱们多走动。”
“好宋家,以前我也常去的。”
“看到你和祁夫人,处得亲母女似的。想必两个人都是好性情。”
“我家母亲性格爽朗,很疼我呢。其实,宋舅母也如是。她心底善良,特别好相处。独自带大表哥,也很坚强。是我相当佩服的人”
“能看得出来”姚若彤点头。
“表哥也争气呀,人稳重,还特别聪明,特别能干。”
“他竟然还有一个称号,倒让我感觉有些压力。”
“这也只是方便他在外应酬,倒不代表什么表哥他啊,最是孝顺了”
温语轻轻说着,姚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