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也知道阳虎的目的其实并不单纯,孔丘当然了解阳虎的为人,更知道阳虎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但是公山不狃却是不同的,他当时对公山不狃并不了解,所以,对其真实想法也没有更多的考量。
那时,子路也是个直性子,当即说道
“恩师总是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放在嘴边,如今却为何要去费邑这恐怕是大为不妥吧”
“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近那些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尊师却又准备去费邑,到底是什么道理”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子之往也,如之何”
“阳虎的所作所为,不管怎么说,终究还是依附在鲁侯之下的。但是那公山不狃呢则是毫无底线的支持阳虎的行为,这是什么行为分明就是一个乱臣贼子恩师万万不能去,还是专心在杏林教书为好”
“还望恩师能够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这种话原本都是孔丘教育自己的弟子所说的,而当时却被子路给拿来教训自己,这也是令他当时不由苦笑一声
“是的,为师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为师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坏的;洁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难道为师就只能当做一个葫芦吗就只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吗”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不过,最终孔丘却依旧是没有成行,也去了一封书信是婉言拒绝了公山不狃的请求。
而这件事发生之时,又正值祭乐重病,几为弥留之际,所以孔丘也从未和李然提及过此事。
再说回现在。
当李然听了孔丘的这一番往事,李然不由是一阵大喜。
他也是立刻明白过来,孔丘他为何会选择给公山不狃是修去一封书信
原来,那公山不狃本来就拉拢过孔丘的。
而孔丘如今,作为国君身边的重量级人物,如果连他都说要“清君侧”,那自然是极有分量的。
而且,如今季氏的家臣正是他孔仲尼的弟子。
换句话说,在公山不狃看来,孔丘和季氏,那如今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那么,在公山不狃的认知当中,孔丘究竟是敌是友,那也是极为难料的。
一方面孔丘是鲁国的大司寇,是国君的人。而另一方面,他的弟子又是季氏的家宰。
而此二者的结合,也确是让孔丘的立场显得是更为神秘。
再加上孔丘与公山不狃本就相识,想到此处,李然不由是眼前一亮
“仲尼此举,可谓大妙啊如此一来,仲由他以季氏家宰的身份,前往费邑,也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时,子路也是起身,朝李然和孔丘是深鞠一躬,并是康慨言道
“请尊师和先生放心,仲由此去,必赚那公山不狃前来攻打曲阜也还请尊师和恩公,早做准备”
李然见他信心十足,不由是颇为满意的点头言道
“嗯,仲由此行,务必谨慎处事。若是真的遇到了危险,切记还是保命要紧”
子路自从跟随孔丘,耳目渲染之下,其实进步也是极大,也早已不是一名莽夫。
待一切议定之后,孔丘则是与子路是正色言道
“仲由,你这便回去,和季孙斯禀明,就说要去一趟费邑,执行身为一家之宰的职责”
子路点头道
“诺仲由这便返回季府”
子路刚一说完,正准备拱手退下,李然却又是与他招了招手
“子路且慢,你且过来,我还有几句话要与你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