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出将入相(一更)(2 / 3)

过以他为主角的电视剧呢。

小英小心翼翼抬头看了太上皇一眼。

他亲眼看着这一年多来,上皇对岳少保那是真的崇敬且挂念,那么这会子说起狄青,应该只是不够清楚旧事,而不是在内涵

小英壮着胆子道“上皇,狄将军做了宰相可没什么好下场啊。”

不对,这么说也不准确。

应该是过程也不咋好

“当年,仁宗陛下想令狄将军为枢密副使,满朝文臣谏官轮流极谏,说话可难听啦。”

作为宦官,小英其实对武将好感还多点,宋的文臣看不上武将,那也看不上他们呀。

而且文臣们要贬损起人来,真的是扎心

“当日满朝文官,直接道出兵伍不可为执政朝廷大臣,耻与其为伍便是外邦四夷听说了去

,都要鄙视咱们中华没有规矩体统啦”

别说你狄青了。

就算武庙十哲到我们大宋来,都别想什么出将入相的美事

姜离看着酒杯里的影子。

人像倒置,就像这宋时朝廷的规则一样。

明明是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军人

姜离望向酒楼北面垂拱殿的方向当年狄青站在朝上,听着这些对他不屑一顾、不耻为伍的话,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反正她是不能想,将来岳少保还得站在朝上听这些话。

“后来呢”

小英继续道“太上皇方才说的是,狄将军确实是做过枢密正使的。仁宗陛下起初也是顶着文官们谏言,坚持升了狄将军的官。”

“可后来,谏狄将军的文臣越来越多,甚至开始上奏他有谋反之心。”

“甚至都攻击到了狄将军家的狗说他家有只犬长出了角,这是怪象啊,可见狄青要谋反”

姜离不愧是你宋的文人,想象力真的丰富。

“文官群情汹汹,仁宗陛下起初还坚持道狄青忠心耿耿,必不会谋反。”

但,经不住朝上有文臣做出了惊世骇俗经典发言。

忠臣

武将哪有忠臣啊

有文官直接问到宋仁宗脸上去“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姜离

飞龙骑脸啊这是

这简直是指着皇帝骂清醒点,武将怎么可能不谋反,你老祖宗赵匡胤不就谋反了吗

绝了。

要知道古语有言对子骂父,是为无礼。为人子的,若是遇到这种无礼人,是可以光明正大把人暴打一顿的。

何况是皇帝。

然而宋仁宗听了这话,也只是默然而已。

久闻宋朝的朝堂规定是不杀言史官,宽厚待士,果然是厚

久闻宋仁宗脾气好,果然是好

这换个朝代,敢说这话的文臣,必然就无了啊。

小英看太上皇脸色不好,就小小声迅速说完狄将军的下场仁宗陛下到底是被说动,罢狄青枢密使,给了个加同平章事的虚职位,把人扔到陈州去了。

半年后,狄青便因疽发髭口舌生疮,一病过世,时年四十九。

自此后,朝上更无武将入相的规矩了。

姜离搁下酒杯“果然有病,真得治啊。”

不治就得死北宋,这不就已经死了吗

“今日垂拱殿百官大起居。皇帝应当已经下旨了。”

小英听太上皇这么说,眼睛也不由望出去,看向皇城的方向。

啊,若是如此,现在朝上文臣们,肯定已经谏起来了呀。

姜离又喝了一杯酒点点头。

嗯,果然没错,就该现在给岳帅加宰相职趁着他本人并不在开封,不用听某些文臣的刻薄恶毒

话。

他在外征战已经够辛苦的了,这些扰人心志的犬吠,实是不必再听。

本作者顾四木提醒您最全的安分守己当昏君尽在,域名

岳少保只需要接收出任枢密使的圣旨就好了。

小英方才的惊讶,是出于一个人忽然听到违背常理事后的自然反应。

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毕竟他的宗旨是紧跟两位官家的步伐,哪怕两位官家说世上人都有两只眼是错的,三只眼才是正常,他都会点头就是

于是此时他立刻道“上皇与陛下实是英明。”

“岳少保扶危救难,匡扶社稷,又有治军之才,如何做不得枢密使”

枢密使又不是什么写诏写文的官职,枢密院本就是专管国朝军事指挥的官署啊

垂拱殿。

赵寰面对的,却不是一批可爱的小英。

而是一批觉得自己被背刺,而且在短时间内被背刺两遍的文臣。

简直不知道陛下此举,跟前些日子坚持要选女官,哪件事更令他们破防。

但好歹,选女官事对目前的朝臣们来说,并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毕竟陛下才开了一次特科,选了几个女童而已。

可武将做宰相,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