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江老板(6 / 7)

大伯跟弟弟都没避开他,随他翻看,随他记背。

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偷偷复刻,发家致富。

人心难测,他看着三叔变成这样,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警醒自己,也怕他将来同样走了错路,有的规避,就避开一些。

比如制冰,这法子要给弟弟留着,他绝对不能打听。

往后家里出事,凭借这个,也能当敲门砖,求得贵人庇佑。

管事陈大河受宠若惊,同样是冰块不凝,他猜着是江知与照顾赘婿,换得勤,还有凉气儿的丢了浪费,就给他送来了。

他这辈子,也就去府上说事时,沾着东家的光,能在夏天吃口冰,哪有过用冰盆的时候

他连忙把妻儿叫来乘凉。

日头高,冰盆端出去融得快,还是人来好。

江玉昭离得远,怕送到时已经融化,是最凝实的冰块。

揭开木盖子,里边冰块硬实,一股凉气当扑面而来。

江玉昭眯眼享受,招呼其他人“快过来,小少爷送了冰来。”

做酱油这里,江玉昭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孩子,其他几个都是男人。

最大的江致高,已经一十七岁,是三个孩子的爹。也属他最沉稳,脑子活,有分寸。

他俩一起管事,直到第一碗酱油晒出来前,有事儿都商量着来,决策不了的就投票,投票不了的就找江知与请示。

晒出酱油后,江知与会根据能力,决定谁才是酱油作坊的主事人。

这诱惑太大,两个人对外好好的,单独碰上,总要绵里藏针怼几句。

江致高说“还有人在午休,你这么大声喊,都吵醒了。”

江玉昭抓了一枚冰块把玩“那你去给他们哄睡吧,记得拍拍肩背,哼个小曲儿。”

酱油工坊统共五个人,另三人到了,他俩就和颜悦色。

江玉昭说“听说姑爷来了。”

自幼经历使然,她擅长打探消息。

新姑爷是枫江来的书生,不巧,农庄里有上千人都是枫江百姓。

又不巧,江知与把人员做了分类,为数不

多的书生个个都有名有姓,还有专属职位,她找起来方便。

本意是希望知己知彼,后边遇上了好处事。

一番打听过后,她就为难起来。

枫江是个县城,县学不大,书院也就一间。两处书生多有切磋,互相认识。

留在农庄的书生,都知道谢星珩。

对谢星珩的求学态度、读书刻苦程度,是夸了又夸,无可挑剔。

做人嘛,那可差劲了。

不敬兄嫂,不疼幼侄、不亲同窗,眼高于顶,手段下作。

因家贫,买不起笔墨,更买不起书,仗着英俊多才,勾搭了好些财主家的哥儿姐儿。

不过他有“道义”,他骗财不骗色。

骗财都是站着把钱挣了,笑都懒得笑一个,就哄得人把银钱送。

为什么知道他骗财不骗色,也很简单。

他家境就这样,亲族也寡,虽有功名,不过是个秀才,真要治他,有得是办法。

也算另一种层面的默契,亲事能成最好,不成就算投资。

钱少,人家懒得计较。

所以他跟那些哥儿姐儿,只能是清白的骗财。

“他傲气着呢,指着跟话本里的书生一样,一朝高中,被大官招婿,一步登天。哪可能在乡野定亲”

江玉昭琢磨好几天了,还没想好要不要告诉江知与。

她虽算得上江知与的姐姐,可亲戚扯得太远,只能算族姐。

现在来酱油坊干活,知道是扶持,他们不是下人,也跟着庄里人喊“小少爷”。

总不能到处喊他弟弟,破坏他威信。

喊小少爷,关系就更远了。

江致高说“来就来了,他又不懂晒酱油。”

江玉昭无言以对。

人家是不懂晒酱油,可人家是专业骗财的啊。

谢家也有人,万一来入伙,枕边人不比他们这些远亲可靠啊

她年纪不大,心眼实多,这话憋着不说,更不拿出来挑拨,跟人聊些边边角角的料,顺带打赌姑爷来不来看晒酱油。

姑爷要来看。

江知与带着谢星珩来的。

谢星珩懒得换衣服,穿着青布裋褐。比老婆还娇气,撑着把纸伞遮阳。

到地方,先围着外院看一圈,再才进屋。

这是临时的酱油坊,一间农家小院改造的。

院子里晒着五缸酱油,他们一人一缸,贴了名字,各自有记录本,到了期限,会比对方子。

气温高,豆子发酵用时短,不然谢星珩今天还看不见晒酱。

晒酱也要翻动,酱料卖相很差劲,实物比看视频的冲击更大。

江知与跟他确认流程,两人站酱油缸前,一步步的讲。

后边五个人,听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