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6 章 第 1256 章(1 / 2)

于是,这段时间这兄弟俩你来我往,可谓有把太极打的是风生水起,相互之间烦不胜烦

唯一的破解方式,也就只剩下二皇子程镮的轰然倒台了只有二皇子成为死皇子,三皇子才无需拖太子下水以转移、中和自己同二皇子的矛盾二皇子都没了,还能剩下什么矛盾

同样的,在太子程铮看来也虽说他同二皇子之间无甚需即时解决的矛盾,但就长远看,这没了二皇子可就没了一个有利的竞争对手啊哪怕目光再短浅些,也能看到自己在二皇子一党倒下后又能顺势吞吃其遗产的红利了。

总之,怎么算怎么稳赚不赔。

还是三皇子同太子俩人的双赢

如此,也就怪不得程钰程铮纵使有被一下人、阉奴召唤过来,还能来得兴高采烈了吧

轻视算什么若能一面轻视一面甩银子砸人或是一面轻视一面就给实权给官位

他们也能想受到这样的轻视

但众多官员左右看了一看,却越是看越是不敢就如同这名内侍期待的那般兴高采烈不不不,该是无忧无虑的出去帮他传两位皇子过来听旨诸人固然有在面上竭力做出平静的神情,可心下里却是越发愁苦了。

不怪他们在面对在这一好消息的时候着实高兴不起来,实在是这消息对陈程铮程钰而言固然是天大的好消息可对这些个官员而言还真不定就是好消息了

别忘记,这里可是江南是金陵,是甄家的大本营也是二皇子的立足之地所以,也哪怕在这里垂手静立的官员并非全是二皇子的手下人,但他们中同二皇子的手下人有牵扯者,又何止于一二

此番二皇子倒台,便不至就真真砸到他们的脑门上,可要他们就眼看着自己的亲近熟识之人被压得再不能翻身心下里也终究是会过不去的。

纵他们自己,也极可能会因着二皇子的倒台受到一定的牵连哪怕没有直接的冲突,可若是同自家守望相助的亲友就此没了,自己还得想办法割裂所有的,与他们之间的关联甚至放弃因这些关联而生出的利益,对自家而言不能算是一大损失吗

也是因此,哪怕那内侍已有将话说得如此明白如此再无可回旋的余地以安众人的心更以定众人的心,可众人依旧不觉自己有被安定到而是反更加担心了怎么办

不怎么办。

至少这位放言的内侍就是全不会管这些人怎么办的他自觉自己已经大度到仁厚的地步了,哪能想这些人竟是依旧不识好人心也当即就眉头一蹙,厉声呵斥道“怎么,咱家这是被诸大人瞧不起了只大人们却也别忘记,咱家固然是个阉奴,此次前来也是奉了皇命的。”

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还得看主人了。

众人也就齐刷刷的在心中哆嗦了一下,瞬间脑子急转弯了

也管二皇子的倒台又是否会在后期给自己带来如何的并是持续的长期伤害若是不慎在这里就惹恼了这位公公,那自己也必定会受到虽短期但一定会剧烈到让自己再没有以后的伤害的

问证据

这内侍本身就是断不容置疑的证据

一时间也管什么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古训了,更任什么算计谋划都尽数从他们的心中、脑内如潮水一般的推却。剩下的唯有对这位公公及他身后皇帝的畏惧

“公公说的哪里话”就有人上前讨好的笑道“任您有甚吩咐,下官又岂有不从之理”

顿了顿,异常真切的解释了一句“不过是我等没想到公公竟能给与下官如斯信任,而一时间很有些恍惚罢了。”

说得倒仿佛也是

至少内侍本人就能很好的接受这一解释

在真照本宣科的传达皇帝旨意之前,其实内侍也是全没有必要就将指令的内容透露给这些人的尤其当他们都不过是外人的时候。

偏生这内侍不但这样做了,还做得极为有恃无恐

怕什么皇帝写在黄绢上的旨意他可门儿清,也就知道自己这次传旨不但无需避人耳目,甚至于还越张扬越好

须知皇帝的这番旨意可是为能将被三个皇子闹腾得乱哄哄的局面一锤定音而下的,也自然要吸引得越多的人关注它且在它的基础上多思多想才是

毕竟众人越是想,才越是可能于这之中掺渣进自家的小算计,更越发的可能因私心将这摊子已经被皇帝下旨凝固的浑水给再次搅动起来继而再搅合出新的、许能为皇帝所用也为皇帝所喜的局面

不怪皇帝妄图制造出一场新的危机,而实是他已有被自家三个不孝的儿子给逼到无路可走了。才不得不舍弃了三个儿子中的某一个,如此也才好将这本就被三个皇子闹得失控的局势再度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却是依旧不能稳下心的。虽说皇帝对自己的能耐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对手到底能有多可恶还是深有感触的,这才会在深思熟虑并稍微整顿一番局面后就将之再从自己的掌心放出去去任由剩下的皇子争,也去任由尚有野心欲望的人撕咬,并最终落得个一死一伤的结局

而这,也正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