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第 754 章(1 / 2)

自然了, 林海会忽然间变得这么谨慎, 也全得感谢林斌以身作则示范了一回反面榜样。

可不想,林海这一次的严于律已却是引得程铮哑然失笑“林大人苦苦劝说了孤许久, 怎么事到临头却又不敢面对成果了”

虽这只是一句反问,但林海有理由相信, 不管程铮在这其间历经了什么样的思想斗争,但至少现在,程铮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还没有就能摊在自己的成果上休憩的资格。

自然了, 林海也不是不能理解之前的程铮为何会退缩比之三年前林海才来到程铮身边时对方那孤家寡人的模样,现在的程铮总算是有了点自己的家底了,也就不免有些束手束脚起来,只唯恐自己豪放过头将好容易到手的东西再搭进去了。

可理解并不等于认同。

其实林海的那一提议也未必没有叫程铮意识到,无论他现在有多少的家底, 面对皇帝的时候都是不足的这一现实, 。

因而在林海看来, 其实程铮也完全不用担心什么光脚穿鞋的理论, 毕竟对他而言鞋永远只有一双

天下。

要么得到要么失去。

所以豪放不豪放的,也完全不是程铮此时需要给自己行为强加的评判标准有没有、会不会选择错路才是。

瞧程铮眼下的模样, 想必他也已然明白了这点了。

因此林海就再无顾忌“若定要说二皇子一系的人能抢在三皇子之前动手, 微臣也不敢就担保, 但若说二皇子一系的人已然下手微臣却也能有分的肯定了。”

程铮登时奇怪了“为何”

林海的笑容不免就混上了三分的苦涩“此次金陵之行, 却是有些不同寻常, 我那侄儿不幸亡故的事儿殿下也应该知道了罢”

程铮下意识的点头, 然后恍然大悟“可是那赶过去的贾家人做了什么等等, 贾家此番去的谁似乎是他家的老二”

林海“”

虽然这样快速的反应能够说明程铮很聪明吧,但林海却是宁可程铮没有这么聪明的

又或者贾家能够不蠢得那么明显吗

的确,甄应嘉上门拜访贾政时,双方商讨的内容大抵是没人知晓的。但是吧,旁人也不需要具体知道到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什么字句,只需要知道甄应嘉有向贾政求助了就可以了呀

毕竟,甄家那时候正是处于风尖浪口的时候,要说甄家家主会单纯的上门探望一个老朋友,那可真是谁也不会信,又有之前甄家还对贾珠不闻不问持观望态度呢,如何会在人家老子来了之后就遽然间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了呢

因此,甄家这出处理方式看似是出人意料的迂回,可恰恰也因为他家在拐弯的时候用力过猛,倒叫人人都能看出不对了。

还几乎就能看明白那不对的点儿了。

唯一不知的,也大抵在于甄应嘉到底会请贾家以何种方式帮他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算太重要,因为以贾家眼下已然游离于权势之外的情况看来,他家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求助了。

要么如同甄家求助贾家一样直接将这事儿托付给旁的人家,要么就求旁的人家帮他做梯子以便他家能够顺利的攀爬至终点也所以,就如同之前从甄应嘉拜访贾政这事儿便能看出端倪来一样,自己也只需看看贾家又在何时拜访了什么人家,就能将这事儿明白得七七八八了。

程铮“”

虽不如林海一般对贾家十分了解,但他也在继林海之后迅速的想到了这些毕竟对上贾家人,便是程铮也是能在智商上压制的。

只却依旧还有一重疑惑“贾家似乎已经办了好几日的丧事了”

林海也就十分迅速又肯定的对着程铮摇头“贾家这些日子人来人往,确实是好一副哀荣的模样,可殿下可知贾家眼下唯一成年的孙子,还寄居在我家中。”

程铮“”

他确实是不知道这事儿的,故看向林海的神情不由就更加的震惊了。

林海且简练的将贾琏借住的前因后果说了,末了又反问程铮道“若贾家果真万事具备只待发作了,那他家能不想着将自家的唯一一个成年的男孙接回去保护好毕竟就贾珠的死看来,贾家二房定然是不会放过我的,能够将我捎带上手的时候也必定不会错过可那贾琏却是怎么说怎么都是”

都是贾家自家的子孙,还是贾家眼下唯一成年的第三代,贾家当不至于失智到在收拾林海的时候搭上他罢

因而,贾家眼下会放任贾琏依旧跟在林海身边的唯一解释大抵也只能是贾家还没有找到能够完成甄家托付顺便解决林海的机会,所以贾琏跟在林海身边依旧是安全的。

甚至,若考虑到贾家两房的新仇旧恨,那么将之接回贾家、和二房的那对失去了儿子的夫妻两日日相对说不得还会更加危险些。

林海自然是不会白帮贾家看孩子的,心有愧疚固然是一方面,拿着贾琏试探贾家也是一方面

瞧,这不就试出来了。

也试得程铮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