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4 章(1 / 2)

其实千言万语总结起来, 也不过一句话的功夫他的手笔够大。

皇帝想的不过就是将邱尚书的事儿集中摁死在邱家家中人头上,好别叫人别联想到他。

而程铮想的也不过是能不能将邱家的事儿和皇帝以前的事儿联系一下,以便打造出一种连续剧般效果来。

可庄简亲王不一样

他的不一样在于他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将程铮计划中连续剧再一次推广,直接从面对面的演戏变成一场大型的、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活动

这三步曲简直是一场浓缩的进步剪影哦

咳。

自然了,这帮子古人是不会知道什么叫连续剧什么叫参与互动的,但是如果单单是从信息接收对象的被迫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形容无疑最合适的

从看热闹变成看一场大型到覆盖了自己的热闹,然后再发现自己也成了别人看的热闹

别说, 这般还真的就能把人吓住

因为皇帝在这事儿中虽然干净不了, 但这些大臣们也未必就能置身事外了即使他们参与的时间不是眼下这个节骨眼,但作为一批曾经下过黑手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害怕别人掀马甲的

这点, 古往今来俱是如此。

甚至于古人比之今人都还要更胆小一些因为他们害怕的不仅是有人来掀自己的马甲, 也有怕人掀开自己家的马甲。

就是说他们不但害怕自己做的事儿被人发现, 甚至于也害怕别人对自己做的事儿被人发现。

这种怕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其实这种怕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帮看似是被人做了什么的人不但不是单纯的受害者也就算了,他们甚至还没办法法在这个冷酷无情无理取闹的时代争取到受害者无罪的认知支持

即使你是被人害得又如何就凭你会被人轻易害了去我就能能怀疑你的能力是不是不足而且还更能够全方位的展示出你的蠢毕竟你在连自己家都管不好的情况下还想着算计别人家

不是蠢又是什么

又蠢又坏说的就是你这样的

邱家眼下不,应该说是庄简亲王口中的邱家,眼下就是这种情况的片面写照。

这场倾家之祸明面上看来是邱尚书的庶子养了个外室,暗地里说来是邱家的后院已经烂进了根子里。可实际上, 真正映射出的, 却是一种不但皇帝和庄简亲王在其间有着或多或少暗箱操作, 连那些日常和邱家有过仇恨或者往来的官员世家也并不干净的大前提和大背景

不然邱尚书的儿子是怎么包外室的单单那个女人和孩子就不说了, 只说他们住的房子,伺候的人手是哪里来的

再者邱尚书好歹主管刑部,怎么就连自家儿子的违法行为都没能提早发现呢到底是谁这样手段高超连他的眼睛都能蒙蔽

又有邱尚书到底不止这么儿子,邱家也不止单单邱尚书这么一支眼下连邱尚书的庶子都这样了,邱家别的子弟呢

这个问题不能想,更不能深究,不然就会知道什么叫做拔出萝卜带出一整溜的萝卜了。并且这萝卜还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可以说,全京城不,应该是在全天下的范围内近乎于所有的世家大族中,都能翻找出邱家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且越是发家越早、越是枝繁叶茂的世家大族里,这样的背景也越多见越常见。

其实,这点从身为红楼主角的贾家身上也能看出来,甚至在书中爆出来的、发生在贾家家里的问题可是比爆发在邱家家里的问题要劲爆多了宁府的老爷爬灰,荣府的老爷觊觎母婢,两家少爷出入不正经的地方也就罢了,连孝期纳妾和试图摸上自己隔壁的小婶子这样的事情也做的出来。

而男人纵使如此彪悍了,那女人也不见得落了下风放高利贷,勾结官员,玩弄公权满足私欲竟是一个都不曾落下

桩桩件件,俱是抄家砍头都不为过。

这真的就只是他们自己的错吗

不不不,问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为了帮坏人辩解,而是单纯的为了进一步的打击他们而已

打击智商。

撇开老一辈的人且不说,只说贾家这些个有机会在这种丧心病狂的情景中上镜的小辈们,他们做下的那些错事儿,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恶他们坏,不如说是他们蠢他们傻才更贴切些吧

不然还有什么理由能解释他们都被人拿来做刀子了,还心里美滋滋这么一个事实呢

且先说那纳外室儿的蠢蛋吧。

贾琏之所以置房纳尤二姐,除了他自己着实受不得美色的诱惑外,一直在他耳边进谗言的贾珍贾蓉父子,难道不需要被鞭笞一回了

不,需要。

甚至于他们比贾琏还更急需被再教育一些,因为他们的坏更有手段也更有心计不但借着贾琏的银子去亲香美人,而且连罪名都先叫贾琏往前先给他们顶住了要知道那时候过世的可是宁国府的大老爷,贾琏这样隔府的侄子要守孝,贾政贾蓉这两个做儿子的做孙子的更是要守孝

如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