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他知道南边对朝廷的重要性,和唐泽一直想真正治理南方。
三爷元运遵父命不再为官,在新集学里当先生,也教出许多官员。
长孙女元秀是护国公世子夫人,二房曾孙淘气儿封为县主,三房孙女元敏是肃王妃。
读书人的气运加身是治理国家,子孙仕途荣耀也是读书人前程。
马为深为敬佩。
宪王世孙唐清回京后,宪王就和儿子算账“背后弄鬼能瞒住谁这王位你不用想,清哥大了,能独自出京办事,我已上奏章,王位给清哥,你小心被陈及拖下水,我管得住自家,可不会救你。”
世子妃满面失落“父亲,世子守到今天也五十多岁的人,能他做几天又有何妨”
宪王妃没好气“是你想做王妃吧”
宪王不接腔,叫唐清到面前,满面慈爱道“清哥,皇上已经答应,圣旨不日就到。咱们祖孙曾说过的话,你还记得吗”
唐清肃然回答“祖父说,姑祖母大仪公主当年可以登基,百官臣服皇亲心服,姑祖母说祖宗基业不能因儿孙无德而毁,所以皇上登基。别家咱们不管,宪王府此后子孙俱与护国公府是真心。”
宪王满意笑了,他的儿子儿媳面色如土,身子慢慢瘫软下来
第592章大结局 第111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
。
在云展回京的时候,冀王退位让给世子,平西退位让给世子,卫王唐谓已袭爵位,肃王唐进也还年青,理王也准备把王位让给唐诵。
陈及被拿,关往诏狱养老,和他一同密谋的人爵位收回并株连全家,举报他们的定海子爵庶子、龙山侯儿子保住全家爵位,由他们分别袭祖宗爵位。
昭裕公主为人老实,和大仪公主姐妹亲近,儿子所为她不知情,昭裕公主没受连累,陈国公被儿子连累,教子无方罚俸而已。
唐泽以极大的耐力忍下对这世事中的厌倦,再次期望南方由朝廷掌握。
西北是安宁的,婆家又体贴,元秀燕燕绿竹和孩子们第二年方回,公主让元远进京一见,这对亲家几十年里不曾见过,护国公也是往西北时和亲家见面。
又是春暖花开日,高湄有喜,宝儿有喜,女罗刹高湘写信回来离临盆不远,也往新集探望的高小三刚回到京里,就被母亲打发去看二姐,他喜欢出游,欢欢喜喜去了。
栾英的侯爵府、淘气儿的县主府准备动工,公主在养病之余,就是帮他们筹划,又开库房取东西。
她病重赠物让库房空虚,病转好后,唐泽帮她填满。
贵生来见弟弟,难为情让面庞涨红“你府第离家里只隔着街道,不算太远,我听说承恩侯是公主亲口吩咐晋升,你侯爵府会大过其它侯爵府,能不能,和家里连起来。家里实在冷清,白天下套也能捉兔子。”
栾英谨慎的先请教国公祖父,又请教姨丈云展,这才往宫里上奏章,因位置恰好合适,把两个府第中间隔开的街道打通就连得起来,又同时提醒唐泽一件事情,唐泽同意,并明旨让南阳侯告老,栾贵生袭爵。
南阳侯和清河侯同时上缴府第爵位,唐泽当时忙着公主病重,满心悲惶里把南阳侯府忘记,他一直以为栾家爵位已经更替,直到栾
第592章大结局 第121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
英上奏章写明兄弟不愿分家,皇恩浩荡之下有两个府第,但仍乞求和哥哥南阳侯世子府第相依,唐泽这才想起来,栾贵生还是世子。
这里面南阳侯毫不使力,哪怕公主转好时有恩旨,这个时候一求就得南阳侯心如明镜也不上奏章,南阳侯也觉得贵生有个官职就不错,慢慢来吧,袭爵自己出力。
贵生就此袭爵,而南阳侯放心住在次孙家里,其实他从新集回京后,宝儿有孕,这对祖父母一直住着没走。
冯清也有身孕,但清河侯全家都往栾家跑的更多,自家长辈尚且这样,婆家长辈也不必挑剔。贵生能忍是习惯,也没本事挑剔。
冯氏更不挑剔,她喃喃只道“这辈子是要靠他了。”
这个他,有栾英也指祁氏燕燕。
冯氏以前看重的,纷纷被现实击破,她以为投胎命好,舅爷祁越在西北高娶,从平民翻身一变为平西郡王府的女婿,没有人会再说她出身更好。她以为爵位凭家里地位争,栾英让她清楚看到什么叫自家挣爵位。
冯氏到此彻底服帖,哪怕一根小小尖刺也不会出来,冯清和宝儿前后有孕,冯氏关心更多的也是唐宝儿。
唐宝儿打个喷嚏,冯氏贵生一起过来看视,冯清有孕也得前来。
有时候冯清也郁闷,但静下来想想,她要的她得到,她要贵生她要贵生做侯爷,都变成现实,只有过程与想像中不同,本以为清河侯照顾贵生袭爵,结果却是栾英照顾哥哥袭爵。
二表哥兼小叔子栾英不喜欢她,冯清自己明白。栾英记恨她妨碍贵生读书,冯清也明白。
高小三陪伴姐姐直到外甥满月,回京后就听说牡丹要嫁太子,他一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