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蟒服加身砸天命(名场面)(3 / 4)

胄之士可不拜,他却屈下左膝,向长公主双手呈上鱼符。

“北衙三营骑军、虎豹军、催甲军,尽为长公主殿下效命。殿下之令,无不遵从。”

兵符之主点点头,在金芒熠烁的通天勋柱下,漫然打个呵欠,“砸吧。”

二更

长公主带人砸了司天台。

晋朝自立国以降,崇尚君权神授,司天台的存在虽无鸾台凤阁起眼,往大了说,是一朝气运之所在。

结果建逾百的观星楼,就在北营军蛮横的长戈铁蹄下轰然倒塌,成了一片废墟。

“长公主殿下息怒,万事好说话,这犯天命的事万万做不得,砸不得呀”

司天台里一片鬼哭狼嚎。

“天命,砸不得”长公主檀唇轻莞,眼中激不起半点烟尘。

当她何尝不是央求那帮千杀的奴才,说皇娘娘的桃树砍不得,又有谁听她的了她抬头望了眼湛蓝天穹,“我砸的就是天命。”

“听说华苗新死了死得巧啊,他倒避难,知道落在本宫手里得不着好,早早赶去投胎了。”

“长公主慎言”

在一群如丧考妣的钦天官中,一个身穿赭黄袍的长髯官员排众而出,乃是司天监的副正方高秋。

他容颇有正气,梗颈怒目“司天台定历,通天命,多来为了国朝的气运殚精竭虑。长公主如此肆意妄为,是不将皇帝陛下放在眼里,还是不将晋朝江山放在眼里若不收手,恐遭天遣”

军卫横戟围出的步障外已聚集了无数百姓,听到这番慷慨陈词,不由对着广场内的景象喁喁议论起来。

有上了岁数的人抬头忡忡呢喃“星楼塌,天神怒,恐触怒天上的仙人啊。”

“放肆”林故归枪指方高秋厉喝一声,只待长公主一个令下,便要上将这不知好歹冲撞殿下的人给捆了。

宣珠却摇摇头,眼望方高秋慢悠悠道“如今司天台是你管事难得,还有如此骨鲠不畏死的人。”

她轻声一,带出几分嘲弄的意味,“只是本宫不解,收受宫赂银,借天象之说信口雌黄时,尔等怎不谈天与内党勾联,以煞星妨主倾轧人臣时,尔等可敢言命如今窝端了,便大义凛然起来,好个新鲜。”

高冠广袍衬她一张芙蓉柳,盈细的腰脊,那袭肃穆的玄锦宽带束住风情,透出一种雌雄莫辨的丽昳。

她站在哪里,哪里便成一道风景。

随着曼曼话音,轰然起飞尘,观星楼的最一角飞檐坠落在地。

方高秋色惨白。

他见这帮匪子一般的军兵非但没有收手的意思,似乎还打算拆了三间两架的衙门口,暗叫苦,只期盼皇帝陛下得信,速速派羽林军来救难。

百姓在外围越聚越多,闹出这么大的静,九门提督早赶来了,压刀驻足在人群中,目光深邃地凝视广台上风采耀华的女子。

万千须眉,不及公主一怒。

闻讯而至的京兆府尹亲自领了两队兵,瞧见端门外一片冲天而起的飞烟扬雾,京官的心肝脾肺一顿乱颤。

待发现凑在人堆里悠哉游哉看热闹的言淮,这头儿都快哭了。

“言世子,言将军,言督司您来了倒快些管管啊,今儿长公主究竟哪路气不顺了,究竟奉了谁的旨令这样下去,别要把天捅出个窟窿吧”

“呀,您来了。”言淮无辜地摊开手,“大人瞧见了,虽说你我麾下都有兵卫,都是锦衣压刀,可北衙军什么力那是上京禁军里的头头。

“我还轻,胆子可小呢。”

说完缩缩脖颈,不忘作出“您胆大您去拦下试试”的表情。

“求世子别蒙人玩儿了。”天罡倒反啦,在南疆戮敌如斩草的平南将军都好意思说自个儿胆小

京兆尹的眼泪真下来了,一把纪的人,只差跺脚学他耍无赖。

“世子和那位殿下姑奶奶的交情,谁不知晓,您的麾下搁哪儿呢啊,耳朵眼儿里藏着呐您不是一个人没带吗”

言淮,下巴向伫立着万国天枢的白玉广场上一点,“大人看见了什么”

京兆尹随他目光看去,哭丧道“我看见长公主毁了司天台,看见夫头顶的乌纱要不保了”

言淮摇摇头,锐豹般的眉眼徐然舒展,轻道

“我看见的,是大晋之国,晋国之长公主,长公主之金蟒袍啊。”

梅夫人今日回扬州,梅鹤庭不便去公主府,便在德门外与梅豫合。

沿途护送梅夫人回江南的长随是他亲自挑选的,确保这一路上一点闲杂言语传不到母亲耳里。

他如今是孤寡一人了,纸包不住火,可顾及慈母身,总归先将她送回扬州方稳妥。

梅夫人算是个有福气的人,儿子逐出门,当娘的还两耳不闻蒙在鼓里,舒舒心心在公主府住了一段时日,每日含饴弄孙为乐。

偶尔纳罕,看来鹤儿的公务真是忙啊,几日几日的见不着他。

长亭外,梅夫人上车不忘叮咛儿子,“今日出府时未见殿下,想是殿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