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关事件原本只是皇帝亲军为了严明军纪,搜捕军中不法之徒的普通事件,然而当时的政治格局促使山海关方面将此事件上升到高度政治层面,拒不配合对亲军不法之徒的搜捕,由此导致事件扩大。”节选自山海关事件二十年考,作者大明帝国中央陆军学院提学监督卢象升。
“从一开始,我便无意扩大事件,与关门驻军发生冲突。因为本人牢记身为大明帝国军人一员,必须时刻以捍卫帝国利益和维护百姓安全为第一准则。
然而,让人深感遗憾的是,山海关上腐朽的旧军队官僚竟然无视不法分子对百姓安然构成的危险,不仅不愿与我部配合,更明目张胆将炮口对准我部,为了自卫我部不得不进行反击,遂酿成了事件。
事后仔细回想,当时本人的应对其实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在此谨向事件中丧生的两名士兵表示最大的歉意。”节选自明陆军中将熊本大本晚年回忆录中国最强兵
“时京中皇后宾天,魏二呆欲保郑贵妃为后,但又恐为人诟病,故假意赴沈阳造成不在场、不知情证据,私下却密使手下宋献策、安国寺、沈世魁、刘兴祚、杨一科等人于山海关发动事变。
事变之后,魏二呆之爪牙皇军迅速入关,从而揭开了魏氏叔侄霸占朝野,颠倒黑白,官不聊生,以致天下人只知有魏氏,不知有皇上的黑暗序幕。禁书魏二呆传奇
皇帝亲军的请求使得山海关守将、前屯卫参将李获阳和游击麻义等人备感愤怒,因为他们认定这是“阉兵”作乱的借口,于是回复关门已封闭多日,根本不可能有不法之徒潜入。
不过很快,城下的“阉兵”指挥官就将几份官防文贴递交城上,几份官防文贴分别代表了辽东经略衙门、辽东镇守衙门、皇帝亲军军部、辽东都司、宁远中前所。
“上级的手续俱备,我部奉命入关,还请贵部予以配合协助”
面对从城上吊下的前屯卫把总何可纲,熊本的姿态放得还是极低的,并且十分真诚 一再表明其部三个持械私逃的士兵是原建州叛军,因对家乡建州正在进行的整治运动不满,遂铤而走险持械私逃。
“根据他们逃跑的踪迹 基本可以断定这三名歹徒是从小道进入关内 其所持的火铳是我军最新式的燧发快铳 若是用之行凶,普通百姓无任何抵抗之力。事关百姓安危,还请贵部能够马上打开城门让我军入关搜捕”
熊本非常焦虑 看得出这位亲军大队长是真正将百姓视为同胞之人。
“何大人 如果三名歹徒只是在关门一带活动还罢,若三人持铳私入京师,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熊本大队的作战参谋于忠感到有必要提醒山海关 三个带了火铳的建州叛军要是溜进了北京城 那造成的影响恐怕山海关上上下下都兜不住。
何可纲验看了这些官防 发现都是真的 他当时就感到此事已非他能所解决的 甚至李参将那里都没法解决。
前屯卫虽驻守山海关 但实际上却是山海关外第一卫,同样隶属于辽东都司。
所以,法理上如果对方持有辽东都司的命令,前屯卫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只是,何可纲还是不相信有三名持统的建奴潜进了关内 他怀疑这是对面的借口。
但何可纲只是一名把总 他没有权力立即就此事表态 所以他表示自已将上城向上官详细禀明。
“为了百姓的安危 拜托阁下了”
熊本大木深深鞠躬,继续屹立在他的军旗之下。
果然,如何可纲所料 李获阳和麻义也都感到棘手了。官防没有问题的话,他们如果拒不执行,就是违抗军令。
“不如请张公公过来”
何可纲想到了关门的另一个大珰、辽东矿监张晔。
既然皇军是内廷的兵马,归辽东镇守太监魏良臣指挥,那搬出同样是内廷中人的辽东矿监张公公来,对方想来会有所顾虑吧。
没想到,派去请张晔的士兵回复却说张公公半柱香前就坐马车跑了,其府里正在收拾东西的下人们说张公公走时很是慌张,说什么再不走就迟了什么的。
“跑了”
李获阳和麻义等人目瞪口呆,又觉张晔太过胆小,这山海关乃是重关,城墙高十几丈,休说外面的阉兵不敢造反,就算他们敢造反,他们还能打得下山海关来不成
麻义索性道“照我看,不必理会他们。总督大人调集的兵马正在赶来,听说保定总兵王宣将军也带兵过来了,王将军的人马也是打过建奴的,还怕了他阉兵不成”
李获阳也没什么好办法,叫他打开关门放阉兵入关肯定是想都不用想的,所以不如听麻义的不理会这帮家伙,倒要看看这帮子太监的爪牙能搞出什么来。
回话的人选再次落在了何可纲身上。
“抱歉,我的上官说如果真有三名歹徒潜入关内,我们可以自行搜捕,不必劳烦贵军。”
“何大人,事情无法再商量了吗”
“是的。”
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