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吕后3(上)(5 / 6)

吕台宽慰道“至少这个召平还是忠于皇室的。”

这个皇室,自然指的是他兄弟刘盈的血脉,四舍五入也就是忠于他们吕家了。

刘襄的危机解除了。但是他还是不能立马攻打关中。

因为齐国本为天下第一藩,下辖七郡七十三县,但是经过吕后这十几年来的复杂操作。整个齐国被一分为四,割去了至少三个郡,所以刘襄这个齐王实力大减,手中的钱粮兵马并不足以支撑他闯入关中。更何况齐国周围的藩国,要么是刘泽、

刘太这种割出去的新藩,要么就是吕禄吕产这种纯吕家人,简直就是四面楚歌。

刘襄怕他前脚起兵冲关中,后脚就得被四周的邻居把家给偷了。

所以他想了一个注意,把目光看向了隔壁的琅琊王刘泽。

刘泽这两天过的也太刺激了,真的。

他已经后悔来到长安谋一条出路了。

如果他真是天选之子,能有一路诸侯王这个福分,那老天就偷偷告诉他呀,哪怕托梦也行

非要搞得这么大张旗鼓,让宫里和大臣都知道他下半辈子的事迹么

可怜他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郎中,在这长安城里像个小蚂蚁一般诶

刘泽这个琅琊王,虽然基本是靠田生给忽悠出来的,但是封他当王是一步好棋,刘泽心里是向着吕家人的。而对于齐国三兄弟来说,这个琅琊国就是从他们齐国身上割出来的肉是吕家对齐国一脉的侮辱。

刘襄当即派使者,给刘泽送出去一封信。这封信里,刘襄大肆夸赞刘泽,给他一顿吹捧。说您是高皇帝的兄弟,那就是我们爷爷辈的人呐,是宗室里德高望重的存在

现在吕氏兄弟马上就要作乱,我们这些小辈为了自保,打算出兵去拨乱反正。可我们几个都是齐二代,领兵打仗的本事没有多少,现在就是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捏。所以说还是的靠您老人家,领过兵,平过叛,当过大将军,所向披靡,戎马半生,我们都愿意听您的指挥,只有您老人家才有资格当咱们联军的首领呐

刘泽在自闭,勿扰。

刘泽呢,不知道是打算去探听一下情况,然后再汇报给吕家兄弟,还是真的上了年纪,被吹捧的忘乎所以,信了刘襄他们的鬼话。总之刘泽就直接去了,都没多带几个人。

结果就被当场扣押。

好家伙,这么玩是吧。

曹参差点憋不住笑出声,没想到刘肥的后代还会耍这种招数。

倒是刘邦听了哈哈大笑,直夸赞道“这个孙子有他爷爷我的风范”

刘襄他们这些齐二代啊,不讲武德,偷袭刘泽这个爷爷辈的老同志。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是绝口不提什么领导联军,什么发兵关中。刘泽待了几天,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试探性的提出说想回家。刘襄他们极力挽留,坚决不放他走。

刘泽这个时候才确认自己确实是上当了。

不过他也很快转变了心态,他心知肚明刘襄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其实就是想要他的兵马呗。于是他开始跟刘襄谈判。

他言辞恳切的对刘襄说咱都是实在亲戚,还是邻居,实在用不着这样。你们想要我琅琊国的兵马,直说就是,那我还能不给么你看你这么一搞,显得我这个老同志多小心眼,多不顾大局一样。这样,我马上修书一封送回国内,让他们把军队都召集过来,就让你们来指挥,我只在旁边当一个军师就足够了,你看行不行”

刘襄一听,自然觉得这样最好呗,于是

带着琅琊王刘泽和他的兵马,以及他们齐国本来的军队一起,出发去关中。

吕嬃愤愤不平“这刘泽好不知趣,他这个身份能当一路诸侯王,该对我们吕家感恩戴德才对,现在助纣为虐不说,连消息也不通报一声。”

吕后思索了一下局势,断言道“刘襄不会成功的。”

现下刚刚平定了卢绾的叛乱,朝廷在代国、燕国一代屯驻了二十万兵马。若有事,可轻而易举的南下,足够保关中无虞。

这支兵马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相信就算是二十年后也不会裁撤。

刘襄出发的时候,给各地的刘氏宗亲以及其他的官员贵族到处写信,联络感情,道明原委,希望他们能支持自己,给自己打ca。

信的内容很简单

“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於齐。悼惠王薨,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立,又杀三赵王,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不听。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翻译一下就是高帝平定天下,封诸子弟为王,封悼惠王在齐国。悼惠王去世,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惠帝驾崩,吕后专权,年岁已高,听任诸吕擅自废除高帝封的王,杀死三位赵王,诛灭梁、燕、赵三国以王于吕氏家族,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