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明末下(完)(7 / 9)

那天幕就不会说什么好话,多半是骂人的。

刚才说的那些剃发易服,针对的基本都是男子。因为那个时代基本只有男子才抛头露面,出来做官经商。而且满洲的女子也留长发,不存在什么剃发。

所以,一些无能的男人让事情的走向变得奇怪起来。

清稗类钞记载“国初,人民相传,有生降死不降,老降少不降,男降女不降,妓降优不降之说。盖自顺治以至宣统,皆然也。”

那么这个“男降女不降”指的是什么呢

缠足。

朱棣

缠足这个之前番外讲秦良玉的时候有提到过一点,当时评论区在关于明朝是否裹脚这里有点争议,那么u给大家看一个文物。

天幕上出现一双女子的尖头绣鞋,看的出来保存良好,但因为年代久远,所以面料和花纹已经破败了。

这是一双永乐年间的钉金绣牡丹花纹的缎面鞋。它明朝缠足女子所穿的鞋,底长22厘米、最宽处4厘米。可以看出明朝至少前期,很多妇女缠足只是把前掌和足趾缠窄,也就是所谓的“扬州瘦马”缠法。

到了中晚期,u也找到两本。一个是万历野获编记载“向闻今禁掖中,凡被选之女一登籍入内,即解去足纨,别作宫样。”

足纨,就是裹脚布。也就是说,凡是被选中进宫的,不管是宫女还是后妃,都不能再裹脚。

一个是烬宫遗录记载了一些崇祯后宫的八卦。

“田贵妃双足三寸,袁贵妃几倍之。上尝于后前嗤袁而美田,后不悦。”就是说田贵妃三寸金莲,袁贵妃脚特别大,崇祯还在周皇后面前嘲笑过袁贵妃的大脚,搞得周皇后很不高兴,觉得崇祯不尊重。

但是u有点疑惑的地方在于,如果田贵妃真的是清末那种标准的三寸金莲,肯定走路都不方便,怎么还能擅长骑马和踢球呢。

烬宫遗录自己也记载过“上尝试马于射场,知田贵妃之善也,命之骑。妃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宫眷喜蹴鞠之戏,田贵妃安雅,众莫能及。”

所以u觉得,田贵妃应该确实脚很小,但是没有三寸金莲那么夸张。

崇祯脸色涨的通红,见大臣一个个都低着头假装什么也没听见,心情也并没有放松下来。

这天幕真是真是他不敢说天幕的不好,可自己后宫的事儿就这么大白于天下,他怎么可能不在意啊喂

好了,那我们再来看

看清朝中晚期真正的三寸金莲是什么样子呢

天幕上又出现一双绣鞋,只是这模样很奇怪,仿佛是把脚从脚后跟那里给窝起来了,中间垫了很高的厚底。

这就是清朝的黄缎地彩绣动物花果纹小脚鞋。

小脚鞋又名“弓鞋”,形状有点像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专为“三寸金莲”而制。这双鞋只有10厘米长,也就是真正只有三寸。

朱棣瞠目结舌的看了两眼,呆滞的问大胖儿子“这这鞋能穿”

朱高炽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三百年后的审美。

带清的这种裹脚不是简单地缠住不让其生长,是将脚趾头窝进脚心,然后缠住。五六岁的小女孩这样把脚缠起来,等于直接是把前掌的骨头折断了,人为的制造残疾。

那为什么会渐渐演变出这种变态的方式呢就是因为那句“男降女不降”。

带清入关前,皇太极就曾下令,不准学习关内妇女缠足之习。入关后,除了剃发易服,顺治二年即下令,以严禁女子缠足并试图改变汉族妇女缠足之风。顺治到康熙时期,清廷曾多次发布禁令,不许妇女缠足。

比如康熙三年所定禁止缠足的法令,规定康熙元年以前所生女子缠足不再追究,元年以后生女,严禁缠足。违者严处,其父有官职者交吏兵二部处置,系平民则交刑部责打四十大板,并处“流徙十年”;家长有失察者,枷号一月,责四十板,官员失察,也要交吏部等部门处理。

但是等到康熙七年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熙上奏说,此种规定太过严厉,造成民间诬妄举报,牵连无辜,建议放驰禁令,“裹足自此弛”。

但是u要画高亮说一句。

带清禁止缠足是为了消灭汉人的身份认同感,不是为了妇女解放运动

而那些屈从于带清异族统治的士绅,因为自己已经被迫剃发易服,所以就拿女人的脚给自己头上的辫子遮掩,说什么“男降女不降”,来维持自己的尊严。

朱元璋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确实是骂人的。

不过他在上一个视频的时候,已经决意下旨禁止裹脚了。因此现在就像个在老师批评差生时站在一旁的优秀学员一般。

如同二战时,法国一个多月就投降德国了,那些法国妇女或因生计所迫,或被强占,委身于德国军官。可二战胜利后,那些躲起来在德三军队下瑟瑟发抖的男人,为了发泄心中的耻辱与不满,竟然把这些女人裸身拉到街上,任由人们羞辱和唾骂。

对此,鲁迅先生锐评“勇者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