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修一条大路(3 / 6)

祭拜祖先。

是大宇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特别是在建州这一带,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绝对超过其他地方。

在建州这一带,过这个节日是远比“七夕”、“清明”还要热闹。

而且还有一首古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建州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

清晨打鸣的公鸡一叫,整个“崇阳镇”的人就都忙活起来了。

包括,叶清住的这儿。

所有的仆人们全都利利索索的起床,因为天光还微微发暗,院里就点起了十几盏气死风灯。

钱山伯身为大管家,指挥着所有仆人们该清扫的清扫,该去厨房忙活的去厨房忙活。

特别对厨娘们有严格的交待,务必要她们在半个时辰之内,把今天要祭祖用的东西准备好。

而且今天还要熬十几锅的米粥,在早上的时候就开门派“平安米”的活动。

除了施粥给穷苦的人,还会施舍米粮,一个人可以拿一升。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今天还是钱君宝的“生辰”,特别是今年这个生辰,对钱君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天。

知道这件事的以前只有已经去世的钱老爷还有钱山伯。

后来钱山伯告诉了钱君宝。

而叶清当然也知道今天有多么重要。

或许过了今天,钱君宝的“双重人格”的病症就能治愈呢?

就算治不好,只要平安过完今日,钱君宝心里面那个“活不过十六岁生辰”的预言也就可以打破了不是?

秉着前世都是在晚上过生日的习惯,所以叶清今天并没有早早起床,而是睡到了日晒三竿。

前几日,天天坐马车,昨夜大睡了一晚,总算把精气神都补回来了。

起床,叶清换上衣服,伸了个大懒腰。

她一边梳头,一边想着今天她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给钱君宝过生日。

至于祭祀祖先,她都和老叶家断绝关系了,没什么好弄的。

祭钱家的祖先,因为不在崇安,老管家也会做好从简的安排,她只要在晚上子时跟着他们烧烧纸钱就可以。

扫墓就不用去了,明天傍晚再和君宝上街去看看中元灯会,放放河灯,吃吃小吃就行了。

前世的叶清,生日在五月,是师父把她从孤儿院领回来的那天算起。

这辈子,叶韭芽的生日在十月。

算起来她现在其实还不到十五周岁呢,还是个少女。

因着宁若熙的关系,过生日,对叶韭芽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

和这里的人不同,在宁若熙在世的时候,他们一家四口每一个人每一年的生日都会好好的过一天。

叶清不想说太多细节上的东西,含糊的道:“是的,我运气好,赌月光石赚了一家珍珠养殖场。”

叶文山凝眉道:“那这样的话,爹就不再说什么了。

不过,你以后可不要再赌了,大赌可是伤人的。”

“爹,您放心这赌月光石和赌坊里的那种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向您保证,我以后不会再去赌月光石了。”

叶文山这才放下心来,对她说道:“之前,我和人打听过了,买一块盖屋的地,好一些的要十两银子一亩,差一些的只要三两银子。

刚好我们家原先靠近河边的那块菜地,后面两百米有一块三亩的地还不错。

在那起个屋子的话,前面不远是东关河,附近半里是东关桥,后面转个弯弯就到了你三伯父家。

那块地,以前是卖八两银子一亩的,现在再贵一些也不会超过十两,你看我们买那块地如何?”

叶清道:“那就买下那吧,若是附近还有人愿意卖一些地,就一起买下来,弄个小池塘,种点荷花什么的。”

这时候,叶文楠走了进来,忙附和道:“你们要买地,买那块就对了。

正好我们叶家的菜地都在那儿,以后吃点菜,拔个葱也方便。”

叶清觉得附近都是菜地也不好,提议道:“到时候,那边少种一点菜,多种些果树花草什么的更好一些。

既然是住宅,住得舒服就好,又不是要去卖菜,种太多了,这夏天味道可不好闻,而且飞虫子也多呢。”

叶文楠听叶清这一说皱皱眉头,很快又想到什么,一拍大腿,笑道:“这主意好,以后有吃不完的果子,老五也喜欢花草,种些花草也好!”

叶清想了想道:“要是爹觉得不妥,我们在另外买十几亩良田,租给别人种菜,种粮都可以。租子,咱们就收粮食和菜好了。”

叶文山听叶清这么一说,也笑起来点了点头。

虽然叶清说了等她们搬到蓝星庄园以后,镇上那座大宅子也是送给叶熙的,但农家人都不会嫌弃自己房子多,土地多的。

叶清突然想起一件事,看着爹问道:“那老宅要怎么翻新,现在要是翻新的话,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