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价格(第一更)(1 / 2)

现阶段,网剧出圈的概率比较小

土豆也就几个超级网剧能做到出圈,但是跟台网联播还是没得比

鬼吹灯拍到第三季了,点击率最高的才46亿,最好的我们豆瓣评分接近9分,点击率19亿,其他的爆款,像太子妃升职记,点击率才12亿

电视剧播出的,武媚娘传奇网络播放量134亿;微微一笑很倾城网络播放量158亿;幻城网络播放量164亿

大爆的电视剧,跟纯粹的网剧,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不过,最近二三线卫视跟视频网站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原因很简单,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后,二三线卫视日子越来越难过,抢不到大剧,收视被压制,产生了恶性循环。

这几年的电视市场,在资本运作的拖动下,演员价格和采购价格早已高出天价,很多新剧售价上亿,但部分二三线卫视一年的买剧价格都不超过一个亿,绝不可能买得起首轮剧,就连均价几十万一集的二轮剧,日子越过越穷的三线卫视也逐渐买不起了。

那干脆就买网剧

土豆很多自制剧,自己先播一遍,然后卖给二三线卫视,甚至还能卖给一线卫视白天档

这个属于土豆自己的版权分销,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分给制片方

综艺比网剧更好捧人

赵珊说的综艺应该是高能少年团,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周五档王牌综艺

柳亦菲也觉得可以让刘浩然去一趟

刷个脸呗

至于追凶者也双影帝

说实在的,小姐姐更倾向把最佳男演员颁给张亦

那个吃面的片段简直可以做演技教学了她的感觉没有出错,后来,中戏真的把这段列为视频典范,让学生们写阅后感的那种

不过其他人,比方说主办方说了刘火华好久没拿影帝了

而且她跟刘火华关系很好的,两人合作了寻龙诀、摸金校尉,盗墓三人组

但是双黄蛋嘛,一向是惯例

她这个主席开口,肯定没问题

赵珊想了想,回了她一句“那我问问”

“嗯”

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论哪个圈子,圈里圈外,资源和话语权都需要交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矛盾,人情世故,这些东西很少有人能摆脱的掉,除非你在一个山上终老一生,要不然就被枷锁套住,无法自在

圈子里更是如此

即便是沈梦溪,他也有自己的人脉圈子

小姐姐人脉一直依托沈梦溪,她也想拓展一下。

有野心是好事

行不行得通就不好说了

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资源看似一块好饼,真正咬一口,你就发现,糟糠陷的

不管怎么样,在小姐姐的极力推荐下,追凶者也拿了双黄蛋,刘火华、张亦都拿到了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项。

去年的烈日灼心三黄蛋,今年追凶者也双黄蛋

确实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娱乐圈的饼就这么大,各家明星都在竞争有限的资源

好的资源太少了

电影行业,什么是好资源

当然是商业大片和主旋律大片的主演。

这些基本都被梦溪传媒垄断了

沈梦溪挑选演员,除了看知名度,更看重演技

所以,那帮流量根本不可能接到梦溪传媒真正优质的大作。

没有优质作品,很快就fo

这几年,流量明星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片酬过千万,甚至过亿的传闻,不绝于耳

很多实力派演员,别说主角了,连配角都没得演了

很多人说,这是正常现象,市场决定供需

谁的市场

是资本决定供需好吗

资本觉得小鲜肉演的戏好,所以,给他们高片酬

为毛写这段,因为致青春2、寒战2、大鱼海棠三部电影同期上映,首日,致青春2票房7400万,力压大鱼海棠的7200万;

不过,第二天,致青春2票房就已经暴跌到了单日4000万,大鱼海棠依然有7700万进账;

包括赏金猎人,首周末12亿,工作日直接跌到了单日1800万

公司,沈梦溪在跟钟丽芳讨论市场。

顺便谈论人民的名义

“我早就说了,不要押宝粉丝电影,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相信所谓的大数据,也不愿意在剧本、幕后上多下点功夫呢”

“因为这样更省事”

“怎么省事你会不会算账好的编剧团队,最多花五百万,请一个流量,至少多花几千万”

“可是,流量带来的增益是可以看得见的”钟丽芳摊手“咱不说别的,致青春2成本6000万,宣发几乎是粉丝完成的,上映四天,票房已经14亿了,再加上版权售卖,赚钱是可以肯定的,对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