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钱(下)(1/5)(1 / 2)

“我现在觉得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舞台剧,形式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剧本表达的是什么”

“我以前喜欢看文艺片,觉得真艺术,也埋怨总局限制艺术,影响导演表达后来慢慢成熟了,再加上自己也开始做电影,觉得很多时候,这帮人只是陶醉自我电影是大众艺术从诞生之初就是”

“1895年12月28日,电影首次公开放映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播放的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在这个下午卢米埃尔兄弟还放映了好几部自己的作品,这一天也成为了电影的诞生日。但是呢,那天下午进入这家咖啡馆来看电影是需要付1法郎的放映费的。”

“也就是说,从电影艺术的诞生开始就有着商业的基因在里面,它只是卢米埃尔用来赚钱的小玩意”

“所以,王的盛宴这种个人表达的电影,这注定不讨好市场,这段,我希望你原原本本写上,最好能给路川学长看一下”

“那个人表达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重要,但要有个尺度,至少不能占据主流,我是做电影的,如果有导演找我说我想拍一部有舞台感的电影,你猜我怎么回答”

“直接拒绝”

“那倒也不会,”沈梦溪接着道“如果形式感确实新颖,我会建议他直接改成舞台剧、话剧,然后在剧场演出”

两天前,沈梦溪去看了一场王的盛宴包场看的,全场就他一个观众,小姐姐都不愿意来

简单说一下,王的盛宴剧情就是刘邦伙同吕后、张良、萧何一起杀韩信的故事。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和项羽的基情

但是看的沈梦溪各种烦躁

咋一看去似乎是倒叙,但是倒叙了一会,似乎又开始插叙,在倒叙的故事里似乎还包括着第二层的倒叙

让人看着不胜其烦。

完全搞不懂路川这逼到底想表达什么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了

“我刚算了一下,如果这么分红,那公司岂不是赚少了”

“不是首先,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电影铁定赚钱分红模式,首先保证的是电影制作方的利益。我们所谓的分红是在电影实现盈利之后的分红”

“但你说了贺岁档要拿二十亿”

“我也是吹一下,主要被气到了”

“是因为分账之争”

“对都谈的差不多了,事实上,23号的时候,中影已经跟二十多家院线签订的新分账合同其中包括嘉禾院线大家都觉得有戏的但是25号华宜临时反水导致最后时刻功亏一篑”

“所以,你压他的排片”

沈梦溪摇头“这个真没有,我们嘉禾排片,都是院线经理根据电影题材分析,顺便参考猫眼票务、格瓦拉在线购票的数据我再说一句,如果我要压他们排片,我完全可以不上他们的电影”

聊到这,沈梦溪的助理走了过来,压低声音跟他说了一件事后者轻轻点头

“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泰囧美国票房没有达到预期”

“在这个很正常,泰囧完全就是为中国观众打造的电影,里面的笑料、包袱只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才看得懂,美国观众没有兴趣了解中国文化”

“那是不是代表国产喜剧不够全球化”

“喜剧为什么要全球化喜剧本身就是最接地气的一种商业电影德国喜剧该死的歌德、共产小子西游记、圣诞坏公公你看过吗”

呃,一镜到底、泰囧两部电影都在北美公映了

前者在19家影院开画上映两礼拜,成功出圈,上映影院据欧达到了400家,上映一个月,累计票房420万美元

已经很高了

超过了突袭,拿下了外语片年度票房冠军突袭累计票房410万美元。

相比之下,泰囧也是19家影院开画,上映一周,票房才9万美元

差距很明显。

原因真的很简单泰囧是一部纯粹的华语片

老外不爱看

而且盗版太严重了

盗版带来的后果就是dvd销量也不景气

这两年,华语电影海外版权销售即便有梦溪传媒撑着,依然是逐年下降

原因很简单,好莱坞太强势了。

圈内很多人有个共识好莱坞电影是一个大的商业体系,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中国早晚有一天也会被好莱坞电影占领,这个是一种趋势。

所以,才会有去电影化嘛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沈梦溪和他的梦溪系这么吊

泰坦尼克号3d才刷了十个亿,与神通行直接反超,顺便超过了阿凡达,不止如此,贺岁档又拿出了一镜到底、泰囧

今年票房前十名,梦溪传媒出品占了六席,其他三位则是好莱坞电影,还有一部龙叔的十二生肖

与神同行、一镜到底列第一、第二,我身体里的家伙们排名第四一百多章之前写的电影,泰囧上映中列第五

第三是泰坦尼克号3d,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