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动迷宫》中国上映(2/6)(1 / 2)

其实,不止杨小蜜生气,公司其它几个女演员也觉得不忿

凭什么要用柳亦非

资源就这么多,给她了,那我们呢

虽然不知道那些年的成色如何,但是编剧是沈梦溪

出品方、制片方都是自己公司

为毛不用自己人

老蔡就问过李依萍

老蔡跟柳亦非的关系

这么说吧,柳施施的聊斋志异之辛十四娘,在娱乐报纸上宣传时,就是打着“小柳亦非”的旗号,甚至自家出的射雕官方画册,介绍柳施施都打上北舞毕业,被媒体喻为柳亦非接班人。

大概就是得不到,一直心念

所以,听说了那些年副本的消息,第一时间打电话问了李依萍,后者跟她说沈总准备做一系列类型片,你也知道开荒阶段,需要名气大一点的明星帮忙,所以,画皮找了赵巴菲加上周讯,那些年则找了柳亦非,画皮之后,梦溪准备围绕着画皮电影的世界观,再做几部类似的电影,用到的都是我们自己旗下的演员;那些年也一样

这个事,当然是真的

沈梦溪确实要多做几部青春片,当然,故事看着比较通顺的,用梦溪的名号出品,有点糟心的,用明溪的名义发行

他被胖子刺激到了反正总会有烂片,我不做也有其他人做。

致青春,719亿;

匆匆那年,588亿;

左耳,485亿;

同桌的你,455亿

太香了

柳施施把这些转告给了杨小蜜,后者这才稍微有点消气。

但还是有点不忿

“为什么是她画皮的票房赶上两个功夫之王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诶,你的蜗居拍的怎么样了”

“还行就是这个戏的尺度好大”

“尺度大快说说”

你说这个我就不困了

“就是人情债,我肉偿啊、鞭长莫及还有跟男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宋思明故意挑逗她”

“鞭长莫及为什么是大尺度哦,我明白了”

然后两人交流起了成语,什么以手抚阴坐长叹、来日方长、见缝插针之类的

唉,女人污起来,没有男人什么事。

沈梦溪忙得很,那些年正式集结的第二天,他就请假了

移动迷宫剧组来华宣传。

中国地区算是移动迷宫最后上映的国家。

中影方面给安排了非常好的档期,正月二十号

票房目标,八千万人民币

不是不想破亿或者拿更高的票房,但,总得现实一点暮光之城内地票房是多少

1244万

中国观众对吸血鬼的爱情没那么感兴趣

移动迷宫,题材跟暮光之城当然不一样,但这玩意也属于青春幻想类型,最重要,没那么多特效。

那几年在中国拿高票房的好莱坞电影,除了泰坦尼克号,都是大特效堆出来的大片

移动迷宫跟大片扯不上关系

而且还没有卖座明星加盟。

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中国地区的票房也不是很重视,他们出品的电影,在中国卖的最好的是泰坦尼克号,然后就是冰川时代的5400万

所以,真的没准备花大力气讨好中国影迷。

这次要不是沈梦溪发火,剧组根本不会这么重视这趟中国行。

先是跟中影的韩董碰头,两人扯了一会海外发行的事。

对了,柳亦非没有跟过来,她呆在剧组,找感觉

啧啧,拍个青春片还要找感觉

韩董真的是虚心请教主要赤壁的北美票房太差劲了

差劲到什么程度16家影院开画,上映四天,累计总票房15万美元

当初为什么找老吴担任导演

就是想借助它在北美的名气

结果,没有发行方愿意接这个戏,没能大规模上映

那就先点映

海外电影到北美市场基本走的都是先点映,后期再去扩大上映影院的路子

没卵用,16家影院,首周末四天累计15万

单馆票房没到1000万美元

这个事不可能大规模上映的,最终上映院线增加到了68家影院,上映了七周左右,累计票房61万美元

无极都有66万美元,当然,无极开画馆数是213家

“正常,美国人对三国历史不感兴趣他们连三国人物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又拿什么来理解这个故事”

沈梦溪安慰韩董

韩董摆了摆手“我倒无所谓,就是这么大投资的一部戏,没能在北美市场打开局面,有点遗憾”

“华语片想在美国市场打开,太难了借船出海只能是权宜之计”

“先把国内市场做起来吧”

聊了一会,就到了会场,移动迷宫几个主角还有大恬恬、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