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上任(2 / 4)

村边杏花白 方便面君 7137 字 2024-01-27

许是这一路的见闻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的心境也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刺绣的用色、构图和表达形式上她做了调整,使得整幅刺绣看起来更具视觉冲击效果。

曲清江刺绣的时候不喜欢外人的打扰,两个婢女听了她的吩咐,都在屋外忙活,除了做好饭菜后会敲门告知她之外,别的时间都没有靠近她的房间。

直到日薄西山,屋内的光线暗下来,曲清江准备去点灯时,才从刺绣的世界中走出来。她走出房外,看见两个婢女芳芷与落英正在厨房里忙碌,而院中并无别人的身影,便知道赵长夏还没回来。

“娘。”芳芷与落英看到她出来,便局促地喊了她一声。

曲清江“”

她当然知道对方并不是以儿女的身份喊她“娘”,很多地方,仆人便是这么称呼女主人的。只是她自从成为当家主母,就没雇过奴仆,所以还不适应被这么称呼。

她还没说话,她们又扭头看向门外,异口同声地喊“阿郎回来了”

刚进门的赵长夏“嗯”了声,目光落在曲清江的身上“娘子。”

曲清江按下改变二人称呼的想法,迎了上去“我以为你头一天去当值,会晚点回来。”

赵长夏将马牵进马厩,笑道“听娘子这话是嫌我回来得太早了那娘子大可放心,接下来我必然早出晚归”

曲清江剜了她一眼,嗔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担心你不能适应,又或是受人排挤,觉得没事干,所以早早地回来了。”

“我是那种受人排挤就因此而无心工作的人吗”

曲清江一顿,六月确实不是那种会在意自己是否受人排挤的性子。

她正要去牵赵长夏的手,旁边的落英却端着水过来给赵长夏洗手。后者还未享受过这种待遇,动作稍稍迟滞,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赵长夏洗了手,一边擦手一边道“以后不必再给我端水了。”

她说话简洁,在落英听来就是她对她的工作不满。

落英有些惶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之前在岳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曲清江掩笑,道“她习惯自己来,所以往后洗漱方面的事,你们都不用插手。”

落英与芳芷面面相觑,虽然不明白怎会有人雇了婢女回来,却不让婢女干活,但这样也能轻松些,她们自是乐意。

晚饭是芳芷做的,她是饶州人,做的饭菜也是那一带的口味。赵长夏与曲清江虽不是饶州人,可比起这边的饮食,她们还是更习惯江南西路那边的口味。当初曲清江找牙人卖婢女时,想尽可能找筠州人,不过最终只找到芳芷这一个家乡离筠州最近的。

曲清江见她只有十五六岁,问她一个饶州人,怎么会只身在汴京

她回答,当初她的爹娘病逝,她跟哥嫂一块儿进京投靠为官的亲戚,但到了汴京才知道那亲戚因为得罪了当朝宰相丁相,已经被流放千里了。

他们来时已经花了不少钱,没钱再回去了,所以他们只能在汴京住下来,谋生计。可是汴京的物价高,他们很快就入不敷出。为了在汴京生活,哥嫂只好将她卖给了牙人,让她去找个大户人家当婢女讨生活。

曲清江本就不是什么有尊卑之分的人,这会儿听她这么说,也心生怜惜,便忍不住想鼓励鼓励她,夸张道“你这厨艺是真不错,尤其是这蒸鱼,让我想起了我小娘,她做的蒸鱼也十分美味”

芳芷被夸奖,果然十分高兴。而她这般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觉得曲清江易亲近,便忍不住跟她多说了几句“娘过奖了,在我们饶州,有比这更好吃的鱼,我敢说,我们饶州的鱼称第二,绝没有地方的鱼敢称第一”

赵长夏横插了句“这么大口气”

芳芷就像被突然掐住了喉咙,话堵在嗓子眼不上不下,不知道该说下去还是不该说下去。

曲清江又嗔怪地瞪了她一眼,道“你继续说。”

芳芷的热情已经被浇灭,她不敢再像刚才那样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而是稍微克制地道“说全饶州的鱼都天下第一也不太对,这鱼最开始是乐平县的一个官人在鄱阳湖养殖的,因为太好吃就成了贡品,鲜活的鱼装满了船舱,送进宫来的时候。都还是活蹦乱跳的活鱼呢”

曲清江十分诧异“这鱼离开了江河之水后,还能活这么久”

“是啊,我们也觉得神奇,可这就是那个官人养鱼的技巧了,别人都没法效仿。”

曲清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睛往赵长夏身上一瞟。后者对上她的目光,实话实说“我不会养鱼。”

曲清江“”

她又没让赵六月养鱼她只是觉得对方是不是跟赵六月一样也有什么神通六月跟那个官人认识也说不准

想到这里,曲清江好奇地问“那官人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