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桃偏要拍,还拍得义正辞严,“你要知道,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我这是给你开光呢。”
宁棋懒得理他,甩给他一个后脑勺,扭头看外头的风景去了。
秦先生见两兄弟关系这么好,也挺开心。
三人到了书院,差不多已经快中午了。
先前已经派人送过帖子了。
刘家三兄弟一并在门口迎接的。
众人互相见了礼。
秦先生先由刘二领着去看望此刻还留在书院里的先生了。
刘三年纪和宁桃差不多,如今也当爹了,看到宁桃笑着给了他一拳,还把自家的胖儿子塞到他怀里,道“抱抱我家小臭臭,让他也沾沾光,将来中个状元。”
宁桃抱着香香软软的小孩儿,让小武把准备的玩具给拿了出来。
小孩立马在他怀里开心了起来。
见小孩子开心,宁棋禁不住咧嘴笑了起来,刘三见他眼巴巴地看着玩具。
打趣道“怎么你也想要一个”
宁棋傲然道“才不是,这玩具我也参与制作了,是我和我哥一起做的”
刘三“”
宁桃这次过来,一是要来探望下刘泊和书院里的先生,二是想跟书院谈一谈助学金的事。
还有就是书局开展的扫盲活动。
想让书院的学生去当个先生,每上一次课会给一些补贴,若是在里面当先生,不止有补贴,里面的书均可以免费借阅。
因为书院有自己的上课时间,宁桃就想着,每次休沐日的时候让学生去。
刘泊很痛快地答应了,答应帮他在书院把告示贴出去,到时候看看有没有报名的再做决定。
宁桃还有一个想法,原先一直说要改进书局的话本。
还举办了一个什么活动。
但是效果一直不怎么好,他就想着能不能到书院征稿。
即可以增加学生的收入,还能给书局找到适当的作者。
书局那边有长期合作的戏班子,如果写得好又适合排成戏曲的,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那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活就不愁了。
刘泊“”
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宁桃他们在书院待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临行时送出来的是刘大。
刘大今年已经二十三四了,据说去年找了个媳妇。
本来年前就要成亲的,结果太子出事了,这事只能拖到今年了。
宁桃生怕他又问宁香的事,也没敢多聊,直接挥手告别上了马车。
结果,刘大在他放下帘子的一刹那,缓缓开口了,“师弟,我这里有一个话本的稿子,不知道合不合适。”
宁桃不知道刘大什么时候还开始搞副业了。
笑道“师兄有时间可以送到书局去,那边有专门审稿的先生。”
刘大应了一声,继续道“不知道我能否去书局当个坐馆先生。”
宁桃脸上的肉抖了两抖,“刘师兄不是平时在书院代课吗”
他记得刘大上一次中了举之后,就一直没去参加春闱。
据说刘家人将来要当山长的长子,可以秋闱过后便留在书院,也可以春闱之后回来继承家业。
刘泊现在还这么年轻。
宁桃感觉刘大继承祖业的时间还不到。
应该能去参加春闱的,结果他今年依旧没去。
刘大微微笑道“不瞒你说,我想出去看看,父亲总说我心性不稳,有些事情看不透,所以我想出去瞧瞧,指不定接触过不同的人,见识过不同的天地,就能活得明白了。”
宁桃听有点儿窒息。
刘大给他的感觉与宁林真是太像了。
不是说透着丧吧,就是话里话外,再配上这表情与语气。
让人总感觉怪怪的,你好像一句话不太对,他立马就能从旁边跳下去似的。
宁桃深吸了口气,捏着自己的衣角,笑道“那自然可以了,刘师兄的才学去咱们那里坐馆,那必定再好不过,不过我得丑话说在前头,咱们那儿月例并不太多。”
关键他那是扫盲班,教的年纪大小不一样。
虽说是教启蒙的,但是比起刚启蒙的孩子要难教得多。
刘大道“我就想出去走走瞧瞧,月例多少没什么关系。”
宁桃一言难尽地点点头,跟他挥手告别了。
第二天,准备出发时,秦先生突然说他不想走了,让宁桃和宁棋两人回去,待开了春他独自上京。
不过还是把兄弟两人送到了码头。
秦大老爷还带着他们去江东大桥瞧了一眼,距离上次宁桃来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了。
从开始修建至今,宁桃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