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14-216(4 / 5)

说是三进,但是后头的花园子比旁人家要大的多。

价格七千八。

就在碧水巷那边,位置比宁林的可要好太多。

因为当时宁少源已经离京,这跟他可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这宅子柱子拿得特别放心。

柱子先前就想给他写信来着,可惜不知道他的准确地址。

直到前些日子宁少源回京了,他才知道宁桃已经回了寒山书院,原以为他能与秦先生他们一道进京,不料他自己留了下来。

这次书局给京里寄了宁桃要的书目,范二才通知柱子的。

柱子除了告诉他,他欠了范二七千八百两之外,还告诉他,因为大牛走了,所以他打算带着大武去南边瞧瞧。

书局还真没有在南边的生意,就算是有也只是府城。

这次跟柱子一道走的,还有翠珠和孩子。

王氏带着宁棋和宁香两姐弟,也与他们一道回老家。

说是要参加王三的婚礼。

宁桃直接寄了封信去杨柳县,一封信寄给二狗,一封信寄给柱子。

到时候,柱子到了刚好能收到信。

同时从收到礼物中,挑了一件适合作为新婚贺礼的画一并寄了出去。

忙完这些,宁桃才发现屋里不知何时多了个人。

他稳了稳神,看向这段时间胖了不少,但却让人觉得特别没精神的刘大。

“师兄,什么时候来的”

刘大就坐在门边的椅子上,一双眼睛望着宁桃挂在门边架子上的小包。

听到宁桃开口,他才缓缓扭过头道“刚来的,从父亲那儿听到一个消息,所以过来告诉你一声,想必你听了定会高兴的。”

宁桃把刚才沏好的茶给他倒了一杯,好奇道“什么好消息”

还须得刘大特意跑一趟。

宁少源上次来时,透露过一点,赵、姜的事,怕是今年上半年就能搞定。

这不马上进入六月,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徐将军带着围城两月有余,城里终于按耐不住了。

且全城百姓,都开始抗议,算是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内讧。

更有意思的是,城里许多有头有脸的人,已经通过关系,早早联系上了宁少源,一个月前便开始离城。

而且百姓是亲眼看到,夏朝的将士们,对那些人礼遇有加。

这就让有些还在观望的人,心里有些动摇了。

结果,宁少源这么一走,那些留下来的,心里虽然别扭,可也知道自己没得选了,只能等国主给指示了。

岂知,困了两个月,城里断粮断草,国主居然还向他们讨要粮食。

这下子百姓就不干了。

于是,里头便闹了起来,这么一闹,就有胆子大的,领着一班人马,把守城的将士给放倒了,站在城头与徐将军谈好了条件。

里应外合,一举把赵国给先拿下了。

赵国国主吓得落荒而逃。

结果,徐泽一马当先追了过去,一箭直穿赵国国主的肩胛骨。

当场把人给射伤了。

国主一受伤,本来他们就士气大减,侍卫们也开始自乱阵脚,最后索性投降。

顺带把国主一家给供了出来。

赵国这边一沦隐,姜国直接就降了。

徐泽又立了一大功啊

比起宁少源那功劳,可都不小啊。

徐泽今年还不到十八,原先就因为抓了奸细而立功,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干了几件大事。

如今这件可算是不小了,且众人都瞧见了,若说是徐将军偏着儿子。

那是不可能嘀。

赵姜两国的问题,本来就存在不短时间了。

如今被一举拿下,徐将军现在带着人正在往回赶了。

而朝廷也正在派人来接手这里。

据刘泊推测,接手两国的极有可能是宁少源。

刘大说完,微微笑道“你说这算不算好消息。”

赵、姜两国不算大,但是比起东临府却要大了不少,两国合起来也顶一个杉省了。

若真让宁少源去接手任何一城,那么他的身份,就比先前高了,即使比不上一省之首,但比起知府又要高不少。

朝廷极有可能,会对两城进行调整。

为什么要派宁少源过去,那是因为他先前就是钦差。

与逃出城来的那些大户有过交往,如果让他过去接手,那显加得心应手。

正反谓一回生二回熟嘛。

宁桃默了一会,他爹这官升得着实有些快。

不过刘大要恭喜的还不止宁少源。

因为宁少源这事还不是板上定钉。

他要说的是徐泽。

十七岁的少年将军,如果不出意料,徐泽这次极有可能连升三级。

原先的五品守备,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