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2-64(5 / 6)

信塞给大牛,“要不回头我催催我爹,你和五叔尽快动身回去,等你奶的身体好了,你再过来,要是你不想过来也没事。”

“我想过来”

大牛生怕宁桃不要他似的,声音不由的大了起来。

“我奶也希望我能过来跟着你。”

他走的时候,老太太跟他提过宁少海。

宁少海当年跟着宁少源走的时候,他还没出生。

宁少海自小父母都没了,在叔叔婶婶的眼皮底下讨生活,小时候很多次被叔叔婶婶打的皮开肉裂,都是宁少源帮他的。

后来,跟着宁少源一起进了京。

如今回了村子,他那叔叔婶婶,巴巴地跟在他后面。

所以,老太太希望他跟着宁桃,就算是将来宁桃没办法像宁少源一样,不对,宁桃一定比他爹还要好。

“那你快去快回,我等你。”

宁桃拍了拍他的头,跟个长辈似的,却被大牛给推开。

宁桃“”

居然被嫌弃。

作者有话要说  告别了徐家姐弟,两人这才坐着马车出了城。

与他们一路同行的,据说是宁少源以前经常打交道的一个老董。

姓董,四十来岁的样子,看起来孔武有力,气度不凡。

出城的时候,已经接近酉时,到了傍晚时,也没走出多远。

宁桃瞧着老董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有找地方住的地意思,反而与儿子道“柱子,你先睡一会,一会咱们轮替着驾车。”

柱子应了一声,靠在车辕上闭上了眼睛。

宁桃探出小脑袋,一打听才知道,王氏给了两倍的银,让老董务必日夜兼程,争取在路上就追上宁少源那一行人。

所以,老董才把儿子给叫了过来。

父子两人,你睡上半夜,我睡下半夜。

宁桃倒吸了口凉气,怪不得走的时候,王氏让他们多带些吃的,还有保暖的东西。

宁香拧眉,知道事情肯定挺急,且王氏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于是便闭了嘴,道“二毛,咱们带的被子多,你给老董他们送一条吧,晚上赶路雾深露重的,就算是这样的天气,怕是也杠不住。”

宁桃拿了条被子递了出去。

老董连连道谢。

他也是走得急,只记得跟儿子两人轮换着驾车了,却忘了多带点保暖的东西。

宁桃道“别客气,柱子哥睡着了,上半夜我跟您一道,咱们聊聊天什么的,下半夜,让大牛和柱子哥一道。”

老董愣了好一会。

宁桃不大的身子已经挤了出来。

顺手递给老董一个肉饼。

这肉饼是王家一个姓景的厨娘最拿手的,据说是家乡的吃食。

不过王二老爷喜欢吃,家里的几个孩子也喜欢,所以厨房天天都有新鲜的。

走的时候,王氏把剩下的全给端走了。

老董望着手中的饼,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赶了这么多年的路,还是头一次,主家给被子的给吃的。

宁桃见他只看不吃,以为是想给儿子留着,于是便笑道“我们还带了不少,一会柱子哥醒了,再给他吃。”

老董哎了一声。

用力咬了一口,此刻马车已晃晃悠悠的上了一条山道。

宁桃自打来到这个世界,每天早睡早起的,鲜少有熬夜的时候。

也亏得,老董年轻的时候,走过镖,后来年纪大了,便就近接些活,养家糊口。

去过不少的地方,路上也遇到过许多奇闻轶事。

宁桃瞪大眼睛,听得特别入迷,到了紧要关头还会捧上几句,两人聊着聊着就进入了后半夜。

这么一换班,宁桃躺在车上,倒是有些睡不着了。

翻来覆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听到了外面有鸡叫声。

一睁开眼一夜过去了,按老董的话,如果不出意外,还是能追上的。

可惜很不巧,一路上走走停停,紧赶慢赶,还在是没赶上,到了第六天,傍晚时,总算是进了新州城。

他猛的睁开眼,已经翻过了一座山,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大家这才停下来,准备洗漱一番,再休息上一小会,继续赶路。

宁桃跳下来,转身把宁桃扶了下来。

还细心的帮她拉了下裙角。

老董哈哈笑道“二毛公子,可真是细心贴体,我倒是头一次见这么懂事的小公子。”

宁桃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还没开口,宁香倒是笑道“要是你在家里能这么懂事乖巧,怕是娘就不会生气了。”

宁桃“”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宁香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确实心头暖暖的。

按理说,她和宁林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更长,可宁林的性子冷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