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鱼的幻想世界(1 / 4)

导是可以导出来的, 但跟卓颜想的不一样。

她以为“导出来”,是将童话世界变作现实,就跟阮渔之前取结算东西似的。

卓颜难道不是一个真家伙直接“哐”地落在地上还能让我走进去看看舔舔尝尝味道吗

实际上, 是系统直接联网, 将文件导入了电脑。

卓颜“”

失落了。

“你想多了,换到现实里, 那不就脏了吗”阮渔无语。

卓颜喃喃“就算兑换到现实里,也不是脏不脏的问题吧”

得考虑招不招虫子吧

阮渔思索片刻, 点头附和“你说得对。”

但好像我俩考虑的点都有些奇怪

阮渔嫌弃去开电脑太麻烦,让系统直接在电视上投屏。

系统好的呢马上呢

对于这种小事, 系统答应得很爽快,一瞬间就做好了。

很快, 偌大的挂壁电视上, 有了一个梦幻的画面。

播放的内容, 正是她在系统的学习空间里自己“想”出来的。

学习空间这个地方, 阮渔觉得很奇妙。

一开始,她是不喜欢这里的。

谁喜欢教室呢

都毕业了,不读研不读博的, 居然还要面对着老师,这合理吗

最扯的是, 系统不知道从哪儿学的,时不时还有虚拟班主任趴在门口玻璃上往里面望。

第一次扫到那儿的时候, 阮渔吓得一个哆嗦, 出来就把系统一个暴揍。

系统委屈我看你们这里的学校都是这样,拟真是要融入当前时空的

阮渔“我都毕业了我为什么要遭这个罪”

系统配合地模拟出“伤痕”,一只团子抱枕,被打得青红。

但最近, 阮渔转变了想法,觉得这里还挺有趣的。

因为学习空间了新增了一个好玩的功能

鉴于要从演戏进入娱乐圈,声乐方面的课时就减少了一些,教表演的老师也换了新的教学模式。

老师引入了“身临其境”。

这个东西就很神奇了,它不是让人进入某个模拟环境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将阮渔代入到她要练习的角色里。

比如之前的小乞丐,老师讲述了要点,阮渔自己进行表演,然而老师给出意见,她修改。

再之后,阮渔可以选择观看这段剧情实际被演绎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身临其境”便出来了。

老师随手在空中点了几下,似乎在开启什么东西。

下一刻,教室的墙壁向四面推后、倾倒、消失,屋顶也不见了,周遭开始了嘈杂的吵闹声、贩货声,像是建模般,人物、物品等逐渐显现。

从虚拟到实景,只是片刻间。

这里从有着大镜子的表演室,变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古代大街。

阮渔和那位老师站在街道上,像异世来客般,格格不入。

没有人看得到她们,路人视而不见,直直地从二人身体里穿过。

而阮渔的面前,多了一个瘦骨嶙峋的脏兮兮乞丐。

小孩子头发干燥脏乱,衣裳黑得发亮,脸上痛苦不堪,伸手乞讨的时候,充满了渴求。

阮渔看着小乞丐一举一动,全如老师给出的小段剧情解说一般。

哦,原来是这样的。阮渔想。

她试图模仿,老师总是摇头,说差了点。

然后问她,愿不愿意使用身临其境。

阮渔本以为,进入这个模拟场景中观看真实的案例,就已然是身临其境了。

但老师说不是。

这只是身临其境的第一种使用方式。

在阮渔应下后,蓦地,她发现自己的视野变低了、窄了,鼻尖还萦绕着一股子奇怪的馊味、臭味。

她低下头,看到了自己细得挂不住肉的手腕、踩在地上脏得结着黑痂的光脚。

肚子饿得能吃一头牛,肠胃都被腐蚀了一般,脑子里除了饿,什么念想都没。

路过她的那些行人,此刻不止是路人,还是她要乞讨的、奢望的饱饭。

那是命。

阮渔恍惚哦,原来是这样的身临其境。

这感受太真切,也让她完完全全地领悟了一个饿到极致的小乞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这第二种用法以外,“身临其境”还有第三种那就是直接让阮渔到剧组中。

这个时候,她就不是小乞丐了,她是那个即将扮演小乞丐的演员。

也就是在这个场景之外,多了一群忙碌拍摄的剧组工作人员。

有导演看监视器,有打光板,有镜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盯着主角,等着下戏放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