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管是官还是吏,凡是和公务员沾边了的,那必然鸡犬升天,简单来说荀彧这等人是不用交税的。
要交的是那些平民。徭役和荀彧他们根本不沾边。
这种大族头疼的地方,在于他们被允许拥有一部分佃农,而到底能占多少,荀彧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或者说他自己本人也不知道一个士族能吸纳多少佃农。也许是官位越高权力越大,谁知道呢
最要命的是,这些佃农被归为士族后,不再交税,就连人也不存在了。
国家的税收是从那些佃农的前身收上来的,当那些自耕农转变为佃农后,税没有了。
一个政府机构没钱是非常要命,没人会为爱发电。
同时因为天灾,总有部分自耕农会失去土地,没有了土地的自耕农会发展成一支反噬政府的狂兽。
农民起义。
糟糕的是在这个时候,没有钱的政府根本无力镇压流民,于是成了现在这副场景,黑山军起义,因为比较乖,朝廷还招安了。
不乖的杀刺史,朝廷只能干瞪眼。
这无疑是朝廷无能的表现。
你说镇压,兵都是从平民这边抽出来的,那些还活着的平民,有大部分成了佃农,查都查不到,你上哪抽去
这是个很有趣的循环,世家豪族兼并土地,不断壮大,底层的平民数量在减少,最后干不下去了起义,而起义受到影响的除去皇族,最多就是这些世家豪族。
打土豪分土地不是瞎说的。
刘意有拿下幽州的打算,训练军队,增加粮食产量,新的耕作方式,乃至铁器,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口。
人多力量大,但现在她发现,她手下人的确很多,但是她拿不
到。
刘意看着这份河间郡守送上来的人口统计,百年前河间户口十五万,人口五十五万,过了整整一百年,只增加了五万人。
她忍不住问荀彧,“他们是觉得我是傻子,还是觉得坐在这位置上的是个傻子就够了。”
整整百年,一代人,快的话三代人都交替完了,近五十五万人增减只有五万整独生子吗
荀彧回答,“黄巾起义起,冀州多有战事”
好吧,这话连荀彧都说不下去了。
刘意脸色不佳,她挺想发脾气的,问题是荀彧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对着荀彧骂着实很怪。
她按下心里的火气,心平气和道,“眼下之事是公孙瓒退兵,荫户一事以后再谈。刘公来了没有”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现在对士族动手她估计得和袁绍一样滚蛋,不过在此之前先把人给我吐出来。
荀彧果然不再多问,侍女去又折返,道刘备已经在外等候,要不要召他进来,荀彧下意识想先告退,不想刘意指了方向给荀彧,“去帘后,稍后我还有事问你。”
完事把今天治中送过来的公务往荀彧怀里一揣,眼神示意。
偏生荀彧站在原地不动,于是刘意软了语气,“文若,你看我病刚好,邺城又正值多事之秋,我实在分身乏术,若再病倒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这个月及下个月的公务就麻烦文若了。”
荀彧变了脸色,“下个月”
刘意干咳几声,转头打发侍女,“快请刘公进来。”
好说歹说把人送去帘后,刘意打起精神和刘备唠嗑,这是刘意回到冀州后第一次私下里见刘备,有意思的是这次刘备也没把两个弟弟带来。
硬凑关系两人叫叔侄,没了外人刘意看起来一下子放松不少,笑着让侍女奉上酒水后,把人打发到门口去。
见刘意亲自动手倒酒,刘备连忙阻拦,“长公主,礼重了。”
刘意答非所问,“意大病初愈,碰不得酒水,这边以茶代酒,望刘公不要介意。”
刘备不知如何作答,只能眼睁睁看着刘意把酒满上,他听刘意道,“意不在这半年,刘公辛苦了,意敬刘公一杯。”
刘意茶具都端起来了,刘备也不好拒绝,双手捧杯满饮。
酒水
下肚,话匣子逐渐打开,刘意好似找到一个可靠的家长,和刘备絮絮叨叨起来,“意都见到伯和了。个子窜了不少,还是老样子,阿姐喊个不停。”
刘备含笑点头,继续听刘意讲述碎事,刘意提起刘协时满眼温柔,“伯和给自己取了字,还说要给我取。”
“他翻了好多典籍。”
刘备下意识接话,“楚辞不错。”
一般女子取名选楚辞,男子则是诗经,不过多数女子取名不怎么上心,更别说字了。
刘意一只手捧着茶具没放下,“是吗,可伯和神神秘秘的,就是不告诉我。”
“如今也没机会了。”说着刘意轻轻叹气,压下眼角的泪光。她回过神来,露出小女儿姿态,“让刘公见笑了。”
刘备忙回不敢,这种感觉很奇妙,说实话他这个中山靖王之后在过去时间里并没有带来多少用处,可在刘意身上,刘氏子孙的身